甲午战争时,中国还处于家天下时代,彼时的中国还是文化圈意义上的。甲午战争不是举国之战,而是李鸿章一人对抗日本之战。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真正起点,使中国知识分子真正觉醒。
北洋水师
【编者按】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从上到下都没有国家观念,本该以举国之力对抗强敌,结果却成了李鸿章一人之战。这是为什么?甲午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哪些深层次的影响?值此甲午战争120年之际,腾讯思享会邀请到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共同讨论“甲午战争中的国家观”。以下是嘉宾对话实录:
自古以来“中国”的概念就没有明确的疆界
腾讯文化: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是没有近代国家观念的。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典社会,皇帝的功能实际上是平衡这个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我的,让农民在很遥远的地方可以感觉到皇恩浩荡。那怎么体现?就是出现问题,皇帝派人处理它。
当然我们现在不理解中国古典,是因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使真相离我们很远。去读一读钱穆的书,可能感觉到中国古代社会皇帝的治理是对的。那时候没有民族国家,王朝很长,两千多年就是《二十四史》,是一个超稳定架构。其中皇权不可争夺,这对于社会的稳定作用很大,有“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这种想法的人非常少。能通过科举考试,做到一个相当层面的大臣,已经不得了,光宗耀祖了,没有人敢去想皇帝轮流到我家。
但到近代之后,中国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时,就产生权利要求。怎么维护我们的权利就要私权,要私权国家就得重新建构,这时候的“家天下”就无法解决了,就得慢慢考虑一个“公天下”。从甲午战争之后,到民国,到共和国,虽然本质上有差别,但是走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脉络没有变化。
陈悦(海军史研究会会长):自古以来“中国”的概念是不确定的概念,不是现代国际法意义上的,有明确疆界的“国”。满世界都是中国,所区别的是有治理的地方,在治下可以控制它,行政力量没有到达的是黑暗区域,但黑暗区域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全世界就是一个国家,就是中国,没有第二个。
甲午战争,很多中国人都没有觉得这是国与国的战争,甚至觉得是日本要问鼎中原了,以前也有人问鼎中原,凭什么它就不可以。另外,近代日本为什么会那么团结?能凝聚起国家意识?我觉得,这跟之前天皇权力不容易收回来有关系。明治维新通过一种近代化的方式把天皇的权力、政府的权力巩固下来。
甲午战争时的中国只是文化圈意义的国家
腾讯文化:甲午战争,日本人来打中国时,说是来打清朝,不是打中国人民的。日本人的华夏观真是这样吗?
马勇:这是明朝遗民朱舜水,明亡时到日本去,给日本建构了一个日本叙事,影响了日本几百年的国民心理,我们就是华夏正宗。朱舜水告诉日本人,中原那个地方已经沦陷了,被满洲人给控制了,说我在哪儿,华夏文明就在哪儿,所以华夏文明就到了日本列岛,之后日本确实出现了一批大儒。我们不能讲日清战争中日本的宣传是假的,刚才陈悦讲的“告十八行省豪杰书”,我们不能认为那个是假的。
陈悦:其实不光是日本有中华观,甚至朝鲜都有中华观,他们认为自己是小中华。清朝以后,随着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在路上已经沉沦了,都来争文化圈的中心地位,都认为自己是这个文化的代言人。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日本人说他是中国人,大陆上的人不是中国人,所以我要回到大陆上去,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不是中国人。这个逻辑很混乱。由此想象一下日本人打清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我是中国人,你们占了我的地方,你们要转给我们。近代以来遇到那么多战争,哪一个侵略者从一开始就打算把别的地方当自己的首都?所以日本还是一种入主中原的心态,认为已经足够代表文化圈了。
还有一个范例是朝鲜。朝鲜认为大陆上的中国人很可笑,朝鲜人还是大明朝的服制,朝鲜使臣得意洋洋,说每次到北京进贡时,很多中国人看到我们都偷偷摸摸掉眼泪,因为我们还穿着旧朝衣冠。一开始清政府政权基础的合理性、合法性不是那么顺理成章。这时候日本甚至朝鲜,就要抓住这些东西做文章。我们别看朝鲜就是我们的一个小属国,要知道它在那么倒霉、力量那么小的时候,还想去欺负日本,让日本向朝鲜来进贡,他也有内心的东西,只是不爆发而已。甲午战争时,日本人说要回到大陆去,而且这个说法到二战还在说,到现在还在说。说中华文化到清朝没有了,你们的茶道、香道、剑客道、书道、唐朝建筑在哪里?这种思想很有杀伤力,对那时候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一种摧毁性。本来全天下我们是核心,这下好了,人家是核心。
马勇:这可能和中国文明形成史有关。在近代国家出现之前,中国不是一个国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圈,而文化圈是一个文明体,慢慢使文化的边疆不断地扩大。清朝最鼎盛时,北方边界已经达到了贝加尔湖,南边已经越过的南海,今天讲的马六甲海峡有很多从大陆人飘洋过海去谋生,是这样一种文明体。所谓藩国,郑和所走的国家都是和中国建立藩国关系的,藩国的意思要回到孔子那里去,要“以夏化夷”,从最边缘的地方慢慢往主流文明靠拢,靠拢得差不多了,生藩变熟藩,成为文明的主体。汉唐之后,北部边境有突厥和匈奴,后来慢慢没了。几次战争,就加盟进来了,但仍然没有经过一个民族国家的建构。
中国文明就一个名字,大家共享。日本人说,中国文明正统在我们这儿,因为朱舜水告诉他们,文化漂流到这儿来,那边已经被满族人占了。朝鲜也有很顽强的心理,越南很长时间也是这个心理:中国文明就到我这儿来了。其实只要注意到西方现代文明传播学中理论,就有一条“中心文明”,中心文明在不断地变化,但中心文明到了边缘,反而不变,原样保留。比如现在到美国看到唐人街,保留的是清朝的。这可能扯远了,但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成,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刺激。
陈悦:我们赖以爱国的东西是我们的文化,所以当我们突然发现,日本扛着大旗说他是中华文化,我们彻底完蛋了。整个文化圈有一种信仰危机,连文化支柱都没有的话,怎么打?
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之战争
腾讯文化:有一句话说,整个甲午战争,都是李鸿章一个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两位老师怎么看?
陈悦:这个话我是赞同的。所谓是李鸿章的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化的切口,虽然没有举国近代化,但也有局部近代化,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举国高层很少有官员干这样的事,有的见识不行,有的认为这有政治风险,没有人愿意干。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勇于任事”。李鸿章在全是阻力的情况下,把一个淮军好歹弄成一个半近代化的军队,同时建立起了一个好歹跟国际接轨的海军。到战争爆发时,清政府算一算全国能打仗的军队就这两支,你就上。
另外,李鸿章是直隶总督,而且是北洋通商事务大臣。那时候中国把沿海地区外交事务分解给督抚管,李鸿章分管北洋地区的对外交往事务,1875年以后说要建立海军,又给他加了一条,驻海防。日本在哪里?日本在北洋地区,打了仗不找你找谁去?为什么南洋刘坤一他们推三阻四的?他们认为李鸿章负责这个东西,你就去吧。最后大家看热闹,李鸿章军队在前面打,刘坤一就在后面说不应该向前走,应该向后走、向左走、向右走。后来淮军没了,淮军想了想,当时就数你刘坤一说得最多,你湘军很厉害,就去上战场吧。刘坤一打死也不离湘,实在没有办法出了两湘,走到山海关死活不出关,所以这场战争确实是李鸿章的战争。
马勇:我对李鸿章的评价很高。在近代中国第一个是曾国藩,第二个是李鸿章,第三个是袁世凯,这三个人是三个阶梯,对世界有一个认知,知道近代中国的主题就是要走向世界,让世界进入中国。你看他们三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引领着中国和世界打交道。今天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把这几个人讲得都不好,但看清朝的历史,从来没人否认他的贡献。我们今天讲李鸿章在战争过程中如何如何,朝廷对他的信任是始终如一的。而且李鸿章在战前是不愿意打的,因为十年之前中国面临着同样的越南问题。1884年越南离开时,我们后来批评李鸿章,觉得打了一个宗主国的脸面,打赢了还要放弃。十年之后朝鲜也这样,日本使朝鲜内部分化,就是要建构一个民族国家,自己要独立出来,要脱离中国。
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主要手腕是靠国际斡旋。今天讲有点老奸巨滑,故意把目标引向俄罗斯。6月22日和俄国公使谈,李鸿章是挑拨,日本要这么做,受伤害更大的是你,俄国有责任去劝日本。所以李鸿章并不想通过武力解决这个事。后来历史的阴差阳错,你不想这么解决,就逼着打了,最尴尬的是打到不能打时,去讲和朝廷没有人,还得让李鸿章去。说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一个国家打,这倒是真的。他不愿意打这个仗,还成为千军总指挥,打得不好,还得受处分,还得去谈判。北京朝廷开会时,翁同龢讲既不能割地也不能赔款,李鸿章说兄弟你去谈,翁同龢说我不懂,我懂的话就去谈了。后来李鸿章的形象一下子降低了,我想这是为了恭维孙中山。1894年开始,孙中山对李鸿章的批评非常严厉,他认为李鸿章代表了请廷内部的一个腐败势力,一个劲地讲李鸿章所代表的清廷内部的腐败,慢慢李鸿章的形象在革命叙事中被妖魔化了。
陈悦:其实在《马关条约》这件事后,又有一项任务让李鸿章彻底崩溃。本来满府上下都说不要去签,签了你就是千古罪人。李鸿章说再不签,再打下去的话,损失更大,得赶紧停火,结果他去签了《马关条约》。没想到签完之后清政府来了一句,根据《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的话,要跟日本人再交接一次台湾,要不你家再派一个人去吧。结果最后让他的儿子去的,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李鸿章一家。李鸿章面对的是正常的战争,一开始基于实力估计不想打,最后硬是逼着他上战场。等到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清流派已经胜利,李鸿章什么都没有了,陆军、海军没有了,在官场上的地位也没有了,整个家族名誉扫地。
还有李鸿章当两广总督的时候,有很多人怂恿他在两广成立一个汉族共和国,包括港督都提出了政治担保。意思是李鸿章可以宣告两广独立,登高一呼,搞失败了可以跑到香港避难。李鸿章当时自己不干,居然举荐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孙中山。李鸿章这个人的心地、胸怀真是宽广。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真正起点
腾讯文化:甲午战争给中国当头一棒,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深层次的影响是什么?
马勇:这几年我讲得最多的是,看待历史不应该悲情地只讲负面的东西。《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很大的伤害,主要四个内容,朝鲜独立、割地、赔款、自由通商。这四个分解开来去谈,就可以看到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朝鲜问题不必说了,因为这场战争就为朝鲜而打,朝鲜总要独立,这个事没什么好讨论。赔款的事也没有什么很多好讨论的,近代战争就是一个愿赌服输。
割地的事对中国伤害更大。历史很吊诡,如果后来不发生三国干涉还辽,可能对中国伤害还小一点。怎么说?如果三国不干涉还辽,辽东半岛割出去,和台湾一样,那时候没有亲疏之分。结果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台湾内部形成一个要求,既然辽东半岛可以通过银子赎回来,为什么不能把我们赎回来?我们不愿意到日本治下做二等国民。
一方面,是台湾在提出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在清廷内部,张之洞提出1871年普法战争时法国人就是不同意(割地),张之洞支持台湾像法国那样抵抗下去,抵抗若干年,这事就拖黄了。结果李鸿章给朝廷写一封信,说如果这样拖,战争可能就重新开打。从这儿开始,张之洞就策划让台湾或者独立,或者交给英国托管,朝廷说都不行。李鸿章说让日本什么都没得到,战争不可能结束。但恰恰是辽东半岛赎回来对台湾民心的伤害,如翁同龢所讲的“民心散失”。为什么割台湾?朝廷的理由是“孤悬海外”,孤悬海外就割掉?辽东是什么?我鼻子不能割掉。如此失去台湾民心,影响非常之大。现在说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们那时不就是要分割吗?这点对台湾人民的心理伤害最大。
第四个问题,我认为不是负面的。日本要求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通商口岸办厂、自由进出贸易,列强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也分享到这一条。李鸿章到日本谈判,提出这个问题时,李鸿章很紧张,这个问题不能谈。比如我们加入世贸时,我们担心开放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垮掉,开放银行把银行搞垮掉了,开放零售业把零售业被外资给冲击掉了,开放汽车把汽车行业全部冲跨了,这是没有发生之前的担心,这种担心是对的。在谈《马关条约》时通商时,也是如此担心,最后李鸿章坚持不下来,说我们两家谈不能告诉其它国家,实在不行开口岸给日本,但别告诉其它国家。这怎么可能?本来列强对1860年之后的南方五口、北方三口,都觉得不满,应该全部通商。
这个谈判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之前几十年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成长过程。很多年讲中国不想修铁路,有文明冲突和破坏风水,其实那是假的,就是因为没有资本。《马关条约》签订后,几年时间,中国关内的铁路布局就完成了,南北两条大干线就修好了,基本是外资投入。中国修的铁路是从天津到卢沟桥这一段,其它全是外国资本修的。而且外国资本在修铁路、开矿山的过程中,又有国际化的示范性。由此,中国的民族工业慢慢成长起来。一个新的阶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才在1895年出现。中国近代化的真正起步应该从这儿开始。有了资产阶级,相应的也有了中国无产阶级。过去革命叙事中,一直把这个故事讲得很悲情。我做实例研究,看经济数据,1895年中国经济回升。当然这快速发展给中国遗留了很多问题,这是另外一回事。但《马关条约》从四方面来讲,虽然我们定位成不平等条约,中国吃大亏,但实际这是谈判、妥协的结果。
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人的觉醒
陈悦:说到《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是我们遇到的空前屈辱的条约,其实有一个小细节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日本打这场战争在各个地方小心翼翼,要按照世界游戏法则来,甚至《马关条约》问中国要多少东西,也是按他老师的经验来的。普法战争,赔款是按照法国年财政收入多少倍计算的。当时普鲁士说,法国一天不赔清赔款,就在法国驻军。那么日本也是,清政府一天不不交清《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军队就不从威海卫撤走,威海卫的驻军费得交,辽东那边的驻军费也得交。
整个甲午战争没有一个好事,唯一能看到一丁点的亮色,就是有一些中国人醒过来了。甲午战争被打败之前,中国办洋务的艰难到举国知识分子都反对的程度,基本上99.9%的人会反对。甲午战争之后,海军没有被撤掉,又开始建海军,陆军练兵。最大的变化是主办者恰恰是以前反对海军、反对练兵的那帮清流。清流开始练兵了、搞洋务了,这是甲午战争以后天翻地覆的事。不管他嘴上愿不愿意承认,都知道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走向世界的这一个方向。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转型是特别让人佩服的。我不知道现在中国人有没有那么大的心理承受力。圆明园大火烧掉后,我们用十年时间就敢跑到英国去买军舰。甲午战争把我们弄成这样,结果中国出现日本留学潮,以前都是留学西洋的。我们留学到日本的学子是一种什么心情?是不是得低着头走?但就发生了,很多人过去了,而且过去了,民主思想也有了,开始启蒙了。
所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好处是这点,让中国人知道没有回头路,回不去了。不可能像1840年被打败之后把墙修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被打败之后把墙修修好,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我们用铁甲舰去震慑日本,但1894年再也不可能这样干了。那时候中国近代化的国民渐渐出现。1895年甲午战争还没有打败时,中国社会热闹到什么程度?日本的近代新闻业从甲午开始,印杂志、报刊,大量报道,中国也一样。尤其到了甲午战争结束,社会上各种书、报刊,YY小说都有。有一本小说很有名,在1895年出来的,叫《梦平倭奴记》,做了一个梦说把日本天皇抓了,摁在地下,一觉醒来发现是一场大梦。全中国的人都在反思,本来不会关注这样的事务,但突然想这个事,所以甲午战争完全是中国人的启蒙。
【嘉宾简介】
陈悦,1978年生,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致力于中国近代海军史、舰船技术史、甲午战争史研究,定远号纪念舰策展总监,海军史研究会会长,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委员会委员、北洋水师网站站长。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等刊物发表专业文章近百篇,著有《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清末海军舰船志》、《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沉没的甲午》、《辛亥·海军》、《中国近代军舰图鉴》等。曾参加中央电视台“《解密甲午》”和“《走遍中国》再寻甲午魂”等专题片的拍摄。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顾问、电视剧《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总顾问。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研究。辛亥革命及辛亥时期,是马勇教授的一个研究重点,先后著有《辛亥后帝制复辟思潮平析》、《辛亥后尊孔思潮评议》、《辛亥革命后复辟思潮的文化审视》、《辛亥后复辟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辛亥后尊孔读经思潮平议—以严复为中心》等书,对辛亥前后中国思想发展作出全新估价,对于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