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对现代诸多歪曲的历史失去了兴趣,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其实更贴近真实的历史。
“过去我们的很多历史表述出于阶级斗争或者政治的立场。所谓新历史主义写法就是回到历史本身,回到它的复杂性、神秘性和戏剧性,回到它的人性。我们是在跟一个人在对话,感受他的内心在想什么。”7月20日,著名作家勇、萨苏做客腾讯书院,探讨历史到底怎样写才能好看,解析新历史主义写作如何以文字关照历史。以下为部分实录:
著名作家萨苏(左)、祝勇
个人化的写作需去政治化、去标签化
祝勇(著名作家、学者):前不久我出版的《盛世的疼痛》一书是讲述历史的一本书。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比较习惯于通过个人的视角来阐述历史,这怎么讲呢?历史我们都熟悉,我们从小到大都学历史,高考也考历史,一说到很多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历史吗?这里面很多背后的细节,实际上已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不被我们注意了。当我们把细节提炼出来,关注到一个具体的场景,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人的内心和他背后复杂纠结的情感,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也会觉得距离历史更近了。
我们从教科书上接受的历史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教科书的写作者给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贴好了标签,比如李鸿章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就已经带着标签呈现在那了。李鸿章的标签就是“卖国贼”,或者说他是清朝末年两笔最大的卖国条约:《马关条约》和《庚子条约》的签订者。而我在面对历史的时候,所有这些标签都不存在。在历史人物本身存在的时空里,他们的标签也是不存在的,甚至是他本人也不知道标签的存在。所谓个人化的写作是去政治化、去标签化,回到事物本初时候的样子,去体会历史复杂性和人在历史过程中的种种纠结,回到最鲜活本质的状态。
过去我们在进行历史的表述的时候,不管是文学的还是学术的写作,很多从阶级斗争或者政治的立场出发。比如六七十年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姚雪垠,他写过长篇小说《李自成》,基本上是用阶级斗争的角度解释历史。但是任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本身是超越概念的。当我们用一个概念概括的时候,我们就损失了大量鲜活的历史内容。所以所谓新历史主义就是回到历史本身,回到它的复杂性、神秘性和戏剧性,回到它的人性。我们是在跟一个人在对话,感受他的内心在想什么。这是新历史主义在写法上跟原来对历史的描述一个很大的不同的方面。
细节史料有助于推翻对历史的成见
萨苏(著名军史作家、旅日学者):祝勇老师的文字我非常喜欢。因为他让我们在一个更广的宽度上来看历史。打个比方,他不是让我们在自己的房子里从窗户往外看,而且把大家带到一个二楼的阳台上,从阳台上看历史。他在这一点给大家开拓一个新的看历史的角度。
祝勇:历史进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节点,我写的这十个人物都出现在重要的节点上,他们的存在或者他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这些人物特别有意思,每个人的内心都非常的复杂,越深入了解越觉得有意思。这是我写《盛世的疼痛》关注这十个人物的重要原因。
刚才萨苏老师概括得很准确,我写作的时候有一个大历史观。我是带着一个大历史观进入到历史空间或者历史事实当中。萨老师写作特别注意细节,他小的地方做得特别实。他写过一本叫《国破山河在》的书,这本书透过日本史料来看抗日战争,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细节的史料。当我们面对这些细节的时候,历史就变得鲜活,它们重新组合甚至有可能推翻对于我们历史的一些成见。
年轻人不看歪曲的历史是一种进步
萨苏:我从来不认为历史是枯燥的,所以我才会关心历史。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看历史,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因为有很多人在歪曲历史。尽管现在很多人在写真实的历史,但是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兴趣。他们会说我宁可不看,我用我自己的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学历史也正是为了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现在你们长辈人不告诉我们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那我就看也不看。这其实不是坏事,这样会更贴近真实的历史,因为真实的历史是诱人的,也是魅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