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不惜成本抢购英国学区房

之前,一位家住考文垂的华人计划搬家,将她3卧2厅加大厨房,带车库和后花园及两个车位的洋房标价20万镑。她刻意强调了“考文垂优质学区,全英10佳中学”。这条小广告之后被海内外的华人疯转数千条,还引发了国内诸多购房者的羡慕嫉妒恨。

中国“孟母”英国也淘学区房
中国“孟母”英国也淘学区房

2008年底,跟随结束了在上海GE五年任期的先生,蔚蔚带着3岁和9岁的两个儿子回到伦敦。买房成了两人的头等大事。

经过调查研究后,这一家四口决定避开热闹的市区,挑在伦敦西北近郊区一个十二世纪的雅致的小镇贝肯斯菲尔德(Beaconsfield)。除了地理区域和房屋的升值保值,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学区”(Catchment area)。虽然英国学校招生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甚至包括有没有兄弟姐妹,但是“学区”依然是申请好的公立学校时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选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伦敦西北边最受欢迎的学区,汇集了多所英国最传统的重点中学——男女分校的文法中学(Grammar School)。”蔚蔚对新浪财经表示。

英国的国立高中分为两类:普通高中和文法学校。文法学校与国内的重点高中类似。这类学校进牛津和剑桥的比例多数为30%以上。更重要的是,与升学率与学费同样较高的高级私校相比,文法学校是免费的。

在贝肯斯菲尔德,就有这样一所传统的只对男生的重点高中。

最终,蔚蔚买下一处新建成带装修的四室两厅三卫的洋房,后花园约有七八十平方米的花园,成交价为52万英镑。之后,大儿子也如愿入读文法学校。

你或许以为欧洲的中小学竞争不算激烈,那绝对是误区。这几年,中国父母动辄花费百万,送子女远渡重洋去英国读寄宿私校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要入读好的私校,甄选过程也十分严格。现在,在英国事业有成的“移民一代”为人父母后,倾向于精挑细选学区房,把子女送进排名靠前的优质国立免费学校读书,华人“孟母三迁”的例子在英国也多了起来。殊不知,即使大费周章住进了好学区,也未必能通过入学考。这与北京与上海的情况是十分相似的。

中国孟母广淘学区房

新浪财经所听闻的另外一位中国妈妈,与先生在伦敦工作,并在伦敦东部华人十分聚集的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买下了第一套公寓。两年前,女儿刚满2岁,这位中国妈妈已经开始每天积极做调查,看住在伦敦哪个区域可以享受到最好的公立小学甚至中学。除了在网上做调研,她还利用节假日和先生去实地“探盘”,最终将自己的调查结果整理成图表,择选出伦敦以及周边公立学校最好的三个区域,又算出每个区域的房价曲线。

对于她来说,选择一处排名靠前的国立女校的学区,是择房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英国,小学和中学,甚至大学都分为三个学期,春季,夏季以及秋季。而学校收费通常是按照学期来收取,即使最廉价的私校小学每个学期收费也至少要4000到5000英镑,到中学每年上万英镑十分正常。这样算下来,上一所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孩子的前程相对有保障,每年还能省下不少学费。与私校不同,大多数公立学校有学区的基本要求。如果是在学区之外,不是不能入学,而是要在满足学区内孩子就学的要求之后,若还有入学名额,才会考虑非学区的孩子。

如果对英国教育体制了解不深且家底足够,让子女直接远渡重洋去英国读寄宿私校显然是最便利的选择。但是,在英国事业有成的“移一代”为人父母之后,就更倾向于做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华人“孟母三迁”的例子在英国也多了起来。

根据《英国房产周刊》之前对英国华人所做的调查,在伦敦,刚毕业的华人职业人士倾向于在交通方便、物业较新、价格相对便宜的东伦敦新区置业;可一旦结婚或生育子女,子女教育就成为购房置业的首要因素。除了伦敦的优秀学区,剑桥、牛津的华人新移民也在迅猛增长,吸引大量“孟母”式华人迁入。

之前,一位家住考文垂的华人计划搬家,将她3卧2厅加大厨房,带车库和后花园及两个车位的洋房标价20万镑(或者200万元人民币(6.1865-0.0048-0.08%))。在微博上发布这个“小广告”时,她就刻意强调了“考文垂优质学区,全英10佳中学”。这条小广告之后被海内外的华人疯转数千条,还引发了国内诸多购房者的羡慕嫉妒恨。

如果说只有华人“虎妈”们在乎好学区,那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英国的“虎妈们”对好学校同样虎视眈眈。

教育慈善信托萨顿信托(Sutton Trust)去年年底做了一个名为“父母的力量”的调研,发现1/3的专业人士父母(专业人才,类似国内白领的概念)会主动移居到好的学区住;1/5的父母则是会为了孩子上某一所学校而刻意搬家;1/20的父母会买一套二手房,目的仅是在给孩子申请某所小学(中学)时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住址。

更具英国特色的是,1/10专业人士的父母为了能让他们的孩子让比较好的教会学校,会重新开始频繁去教堂做礼拜和参加教会的活动。需要解释一下,英国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些优秀且免费的教会学校,但只接受本学区教友的孩子。

想钻空子的白领父母(大概占比6%),在调研中也坦言他们会借亲戚的地址来为自己孩子填写学校申请单。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放在哪里都一样。亚洲与欧洲大陆的“富孩子”都在削减脑袋往最好的几家英国私校挤。

在英国,收费的私校无论优劣都不论“学区”。可有能力送孩子上得了私校,尤其是顶级私校的,除了少数拿奖学金者,非富即贵。一些英国银行家的孩子从6岁就进最顶尖的私校就读,开始读《金融时报》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以600余年历史,出了19位首相的伊顿公学为例,这家男校每年的学费加住宿费是3.3万英镑,此外还有校服费,以及课外补习等等的一系列费用。现在,由于英国以外的申请人越来越多,本来“小升初”就条件苛刻的伊顿的入学率已经低至25%。而当年入学的学生,往往是2到3年前就拿到有条件入学通知书了。

也许我们都听惯了英国中学生悠哉课业不多的故事,那都是在某些国立免费的学校。伊顿的“中学生”们每周有35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一天7节课,所有的孩子从早上7点半穿戴整齐开始,就是一天繁忙的课业,每节课结束要转场到另一个教学楼。每个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各种转场要穿着厚重的校服,皮鞋,带紧领结,走5英里的路(大约9公里路)。

除了拉丁文,与其他私校一样,伊顿的学生学习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

另外,好的私校对体育项目非常重视,通常是非常规的体育项目。例如水球,马球,赛艇等等。这既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他们日后在名校以及就业后形成特殊的社交圈子做准备。在优质公立中学,同样会有好的体育项目安排,但差的公立学校,体育活动的安排也相应贫瘠。

由于上述传统的英式私校教育体系,英国私校即使参差不齐,平均教育水平在全球也依然享有美誉。但是,私校价格水涨船高,经济危机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英国中产阶级很难承受2到3万的寄宿学费。这让可以受益于优质学区的物业更为紧俏。

新浪财经了解到:在整个英格兰,公立的中学有超过3000所,但体现英式公立教育最佳水准的文法学校只剩164所,只有4.5%的学生有望通过考试进入此类学校入读—这让今日入学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果不高价上补习班几乎都很难入学。

与国内的情况一样,好的学区一定在好的居住区域,犯罪率低,配套齐全且西欧以外的移民少。在英国,好学区绝无可能在价格相对便宜的新区。即使原本房价基数已经较高,学区房的价格仍在水涨船高。

根据英国劳埃德银行最新统计,好的公立院校对临近房产价格的影响很大,大伦敦市好的学区房比普通房产的价格平均高出近5.5万英镑。作为踏入名校的最后一级重要台阶,文法学校对周边房价的带动更大。

现实的情况是,英国一些有实力选购学区房的中产父母不仅要在好的板块买房,还要给孩子聘家教做“考前辅导”,以及音乐,戏剧和体育等兴趣班。这与国内的情况也十分类似。英国的家教与英国的私校一样,不是有钱就聘得到,好的家教不仅要排队还要找关系。而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算有幸在文法学校学习,没准连应付课外活动的通勤费用可能都是个问题。

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