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麦当劳用诸多剩余牛肉的边角料,甚至是狗粮剩下的材料与牛肉末混合做肉饼,如果不经过这一程序消毒则达不到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这种流程处理出的牛肉末,被称为“粉红肉渣”。
作为麦当劳,肯德基[微博]以及必胜客等美资大牌快餐厅的主要供货商,上海福喜被爆出大量使用过期变质肉来加工半成品,让美国麦大叔们再度陷入食品质量丑闻中。
随后,各大英美媒体都以“中国肉品加工厂”,“麦当劳和百胜集团[微博]中国供应商”为关键词报道此事,再度剑指中国食品安全。有人对无辜的麦大叔们躺着也中枪表示同情。
与其说麦大叔们被“猪一般的队友”拖累,不如说外资食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疏忽了自己的管理标准,心存侥幸自甘落水。
外资不是“质量”的代名词
外国肉食加工厂意识到要在中国鹤立鸡群,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最安全的食品。为了自己把控供应链,全球最大肉食生产企业之一的泰森食品(Tyson)则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加工厂,并期望明年可以运行其在中国所有的90家农场。 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则在安徽投资2.5亿美元建立肉食加工厂。而之所以中国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商双汇集团去年要收购美国的Smithfield食品公司,就是要为猪肉生产寻求更安全的保护。
但是似乎要出口美式标准的食品管理行为准则,比直接出口冷冻肉要难得多。甚至有说法称连美资食品厂都在中国遇到食品安全丑闻,可见要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
事实真是如此么?
这个所谓的“中国肉厂”,本身也是美资公司,隶属于美国“OSI”集团,而后者,正是麦当劳全球的重要供应商。
先来看看福喜母公司OSI的背景:1991年作为美资公司进入中国,1993年开始供应中国麦当劳,2008年供应百胜集团,已经在八个城市开出工厂。
作为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商之一,OSI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1亿美元,口碑良好。他们投资7.5亿美元在三个肉食处理中心,目的就是保证整个供应链可追踪,食品生产有安全保障。与一些国际食品公司将供应链无限拉长,导致产品来源无所追踪,OSI实际上在中国的供应链很短。这些安排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食品品质。
就是这样一家跨国企业,却在主动用过期的肉品来供应市场。是OSI到了中国“因地制宜”改变了自己的游戏规则,还是OSI在全球其他地区也有类似降低成本的“技巧”?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哪种更糟糕?
有学者说,这次丑闻大概会影响到整个美国食品加工企业的声誉问题。在我看来,这才是最为公允的说法。
另外一个小例子也可以说明,即使是麦当劳本身,在不同国家对于消费者的重视程度也有偏差。麦当劳全球各地的网站都会对所用的食材进行解释。但是,在不同的国家,麦当劳对消费者解释的内容并不一样。
以“巨无霸"为例,中国麦当劳网站标注的是“两块百分百纯牛肉”;法国麦当劳则花费数段文字解释麦当劳牛肉饼大体来自的区域(法国,爱尔兰和意大利)。因为“粉红肉渣”事件让麦当劳在欧盟的口碑受损,而类似英法德这些国家又对麦当劳的食材质量一直有所保留,所以法国麦当劳网站对于巨无霸的牛肉饼特别标注,“100%牛肉”,以及“100%肉”,例如牛肉所用的部位来自颈部,肩部等。
看来,“100%牛肉”这个词也是有内涵的。而这个牛肉的质量,又是完全和当地市场和食品监管要求挂钩。各国消费者可以享用到怎样的产品,与当地的监管,对食材的苛求程度直接挂钩。
外资快餐就是标杆么?
如果说这次美国快餐企业是因为被供应商的丑闻拉下水,那让我们来掰扯掰扯美国快餐食品的品质问题。
首先,需要区分清楚的是,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一则旧闻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对于麦当劳本身的食品质量有所认识。英国名厨杰米-奥利佛(Jamie Oliver)2011年发现麦当劳在美国牛肉产品中添加氢氧化铵(俗称氨水,主要用于化肥、家用清洁剂)作为抗微生物制剂。他四处宣讲称,当时麦当劳用诸多剩余牛肉的边角料,甚至是狗粮剩下的材料与牛肉末混合做肉饼,如果不经过这一程序消毒则达不到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这种流程处理出的牛肉末,被称为“粉红肉渣”。
实际上,麦当劳可能还没有到用牛头牛皮来做牛肉饼的糟糕地步,可“粉红肉渣”的确是用牛肉中被舍弃的部分高温进行油脂和肉末分离,然后压制生产并消毒产出的“牛肉副产品”。
当然,这一是无法说服奥利佛的。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并一直提倡健康饮食。无论如何,他觉得给孩子吃的食品里有氨水浸泡过的东西,上绝对不能接受的。当然,麦当劳并不是美国快餐店中唯一一家用“粉红肉渣”做汉堡的,但绝对是最大的一家。于是,奥利佛花费数月抗击麦当劳。2012年初,麦当劳声明称数月前已停止将氢氧化铵用于汉堡包的生产中。这一决定导致他的肉食供应商有750人失业。
或许并没有证据证明粉红肉渣有毒,但这绝不表示粉红肉渣是有质量的汉堡肉。美国农业部迫于舆论压力,禁止学校食堂使用粉红肉渣。
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