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心语:表面的忠心与背后的怪话

表面上的忠心,不过是对“权”的畏惧与获取;背后的怪话,除了对于现行“权力”张扬的不满,还有对于曾经拜倒“权力”之下的发泄。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官场上可谓司空见惯。”一位在县级政府部门摸爬滚打近三十年的官员如此说道。

他说,有一次某副县长召开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调度会,就迎接上级检查组的暗访布置任务。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布置各职能部门包街道,比如卫生、秩序等。会场上,副县长要求各个单位负责人表态,“保证完成任务”、“坚决完成”等等表忠心的表态响彻会场,即使是代替开会的也表态的非常积极。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散会之后,就有不少人三三两两的议论,“这是什么馊主意,要我们部门去搞卫生、管街道,那环卫、城管的人干什么去了。”有的不由苦笑,“又得出点血了,还是由单位出点钱,请几个人去帮我们干。”还有的抱怨,“像这样创卫,还是搞形式,搞假的,有什么意义。”如此等等,实在太多。

相信这样的现象,恐怕也不只是这个创卫领域,许多的工作布置,想必都会有这种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官员分析了几种情况:

一是当今的工作会议和部署几乎都是一边倒式的,都是强制性的,都是以领导讲的为主,缺乏充分协商、民主的制度环境。

二是时下下属还不敢当面给领导提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反对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机制。轻者领导会批评,重者可能涉及到“站队”问题。曾经有官员因为在表态时不够坚决,引来领导不满,当面给难堪。现如今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一定效果,关键看能否坚持。

三是工作的动机差异值得关注。有的领导工作动机是为了办实事、办好事,但可能涉及到下属的利益,从而导致牢骚和怨言。比如在推进改革的工作中,就可能出现此种情况,一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表忠心,背后搞小动作。还有一种就是有的领导工作动机不纯,为了个人的政绩、私利等,搞形式、瞎折腾,不合实际,招致一些官员不满,但又不敢当面反驳。

四是关于工作的落实能力问题。有的领导认识水平低、落实能力差,对于一些工作缺乏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就往往怪罪于上级的安排部署。而有的领导还把这种工作部署不当回事,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摆平领导上,干不干事也一样。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那些领导身边看似很忠心的官员,在领导面前是毕恭毕敬,可离开领导之后,往往又是另一种现象,牢骚满腹、怪话连篇,不论是得到了“利益”的,还是没有得到“利益”的,都存在这个现象。

这个现象的深刻之处,在于权力之所用,究竟是为了谁?为了小圈子,为了极个别人,除了自己可能陷入腐败之外,也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小圈子和极个别人的认可。因为在这些人看来,一切无非是个“权”字,在他眼里无非是个“利”字。

所以,表面上的忠心,不过是对“权”的畏惧与获取,背后的怪话,除了对于现行“权力”张扬的不满,还有对于曾经拜倒“权力”之下的发泄。

作者:碧翰烽,网评员,擅长调查类时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