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广大党员的核心价值理念。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政治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的浪潮中如何把握方向,如何驾驭自己的言行?说白了就是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上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遇到新的问题。实践证明,广大党员需要与时俱进,正视不足,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从当前群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以民为本,坚持取信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群众工作,进而赢得群众对党员工作的支持和拥护,为党员工作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广大党员不要贪大求全,或面面俱到,而是注重点滴,从细节做起,细节可以决定成败,细微之处方能见真情,从以下“六子”下功夫,聚细流而成江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经济条件、物质条件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因此基层单位的办公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实用的电脑,快捷的网络使办公效率、办公水平得到质的提高。从客观实际来讲,办公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高效率的办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殊不知这样的办公条件无形地把我们限制在屋子里(办公室),长此以往,这条鸿沟无情地隔断了党群之间已经建立的感情。党员干部成天被“圈”在办公室,对外面的世界缺乏足够的了解,时间一长就自然养成一种惰性。群众也找不到要找的领导,“门朝东、户朝西”,情感淡了、甚至断了,不足为奇。所以,党员干部要努力改变“坐堂办公”的坏习惯,要多走出屋子,多到群众中去转转,多到百姓家看看,这对科学地决策今后的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的党员干部为了工作的方便都有了车子接送,但车子的车门关闭了与群众日常接触的一条渠道。过去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徒步行走或共乘公交车,所看到的是群众真实的身影,所听到的是百姓发自内心的声音,而如今“这扇门”却越来越狭小。车子让路途变近了,但却让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一定要多走下车子,多与群众促膝谈心,多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求,你心中有群众,群众心里一定珍藏你,群众的情感是朴实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亲近百姓,也只有这样才能追求与群众保持“零距离”。
党员干部的队伍是庞大的,在这支队伍中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纯洁无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最有发言权。有的干部官不大,但“架子”不小,在群众面前耍派头、摆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却不知自己的官是群众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是群众的代表,你是人民的公仆,你敢以官自居,老百姓同样可以罢免你。一些干部明知要参加涉农活动,要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却要穿名牌、戴名牌,西装革履,油头白面,香水熏人,随从一阵阵,镁光灯闪闪,刻意把自己武装得“气度不凡”,可不知老百姓不习惯,他们见了怯场,该说的话不敢说,真实的话不敢讲,你自然听不到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衣着朴素,在短短475天里走遍了兰考大大小小的村庄,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跟咱一样的庄稼人”。“布衣省长”张铁学也是靠着一身粗布衣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党员干部在与普通群众交往中,要注重自身形象,注意交谈言语,放下架子方能与百姓肩并肩,说话和蔼才能与群众心连心。
以往我们的干部搞调研基本上是两个途径,一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召集下级来汇报工作,二是到下级单位听部下的工作总结汇报,这叫“足不出户式”调研。这种调研的作用、意义我们可想而知。也确有一些干部真正深入基层,到田边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的,只可惜这样的调研太少,被百姓称作是“作秀”。党员干部不但要深入群众中去,而且要俯下身子,用真情换来群众的真心。干部不下基层永远无法知道群众的需求;不到基层永远无法体验群众的疾苦;不到基层自身价值就不能在工作中体现。
百姓是广大党员的衣食父母,他们一生用勤劳和汗水为社会创造无尽的财富。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民生活逐渐好起来,但我们应该看到离“幸福中国”、“小康路”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基层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为基层群众献计献策,竭尽全力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形成“一帮一、百帮百、万帮万”的态势。要多为基层群众服务,多下基层,多了解百姓的困难与疾苦,多动脑子,多出点子,多说话,多跑腿,诚心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只有视群众为亲人、为知己的干部,才能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愁。焦裕禄同志在群众面前喊出响亮的口号:“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这表明他把群众的事看成天大的事,也表明自己不怕困难,决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坚强决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我们现代为官者常常喊的一句响亮的口号,但我们的多数干部陷入一个误区,把为群众造福的民生工程等同于自己的政绩,形成了为追求政绩而被动工作。多少年过去了,人民群众为什么追忆焦裕禄、张铁学式的好干部?答案是唯一的,他们心里真正装着群众,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用细微的行动感化一代代人,让一种伟大精神不断被传承。(文/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