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里约国际机场。原定16点起飞的LH2014航班迟迟没有登机的迹象,但是所有人都显得很耐心,饶有兴致地聊着天。似乎大家并不是在等待前往柏林庆祝的航班,而是在参加一次盛大的派对。这里的“大家”包括了很多德国跟队记者,足协和德甲联盟官员,德国足坛名宿以及德国队(微博)太太团成员。穆勒的爸爸还在开心展示着在身上这件德国队T恤上,自己特意贴上的第四颗星。
很显然,所有人还沉浸在前一天傍晚那场胜利的幸福。而在一个多月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5月底,当我从意大利南蒂罗尔山区下来,来到慕尼黑的时候,拜仁国际总监海格勒一家邀请我去他那里做客。海格勒夫妇特意开车40分钟带我去了一家具有浓郁巴伐利亚风味的餐馆,告诉我1990年世界杯夺冠后,德国队曾经来到这里庆祝,不少球员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办。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有关于拜仁的,也有私人的事情,但惟独国家队的话题很少被触及。其实当时我刚刚跟踪报道完德国队在南蒂罗尔山区的集训,本应该有很多话题可以分享。但无论是我还是海格勒夫妇,以及列席的其他拜仁俱乐部工作人员,都对于德国队此次世界杯的前景感到悲观,尽管德国队1990年夺冠之前正是在南蒂罗尔山区备战。
我们一直说,德国队这一次的备战并不理想,伤病导致球队损失了多名主力或者主力替补,还有多名核心球员无法顺利完成集训。德国队备战期间麻烦不断,格罗斯克罗伊茨带着在俱乐部爆出的丑闻来到国家队,勒夫被曝光超速驾驶被吊销驾照,拍摄赞助商广告时还发生交通意外……
然而格策在第113分钟的绝杀,让德国陷入狂欢,勒夫也因此被捧上了神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备战不理想,德国队为什么最终还能获得冠军?作为一位跟踪报道德国足球十二年的记者,我这次从集训伊始到跟随球队回到柏林庆祝,每一天都在关注德国队的表现。希望从跟队的一些细节,探究到德国足球摘下第四颗星的秘诀。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球队无与伦比的团队精神。记得巴西世界杯前夕,我曾经探访过德国足协,和尼尔斯巴赫主席有过一次长谈。尼尔斯巴赫以前作为德国队新闻官,曾经经历过1990年世界杯以及1996年欧洲杯夺冠,当时德国国内对于勒夫有很多质疑,德国队在3月初和智利的热身赛表现糟糕,更是遭到球迷的狂嘘。尼尔斯巴赫觉得这一切都似曾相识,他谈到了意大利世界杯前,德国队同样有过类似的困境,但是团队精神可以弥补一切。
事实证明了尼尔斯巴赫主席的判断,德国队这些年在场上的踢球风格越来越细腻,但是在多次和冠军擦肩而过的情况下,人们反而在怀念德国足球的传统美德。2012年欧洲杯半决赛出局后,施魏因斯泰格曾经公开批评过球队内部的气氛不够团结,替补席的球员们并没有全身心为球队加油。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来自德国队内部的明确否认,其实就是证明了“小猪”所言不虚。
但是这一次完全不同,就在德国队决赛前和塞古洛港基地告别的时候,正是施魏因斯泰格发了一张和五名队友一起庆祝的图片,称赞球队内部气氛的同时,还不忘调侃一番格罗斯克罗伊茨没有制造麻烦。德国队这一次非常团结,默特萨克、波多尔斯基等老将就是很好的证明,他们很多时间是在替补席经历,但是一点都不会影响到他们为球队加油助威。还记得决赛因伤无法比赛的赫迪拉么?他在很多时候甚至比主教练勒夫都冲到前边。施魏因斯泰格在欧洲杯时候抱怨的问题,早已经不复存在。
德国队良好的队内氛围,也得到了德国奥运重剑冠军海德曼的证实。和阿尔及利亚的1/8决赛,应该是德国队本届世界杯表现最糟糕的一次。但是就在这场比赛后,海德曼接受勒夫教练组的邀请,在第二天和球队共进午餐。海德曼告诉我,球队的气氛是如此出色,她甚至还安慰起当时略显沮丧的我:“放心吧,我们运动员经历这样一场艰苦的比赛,反而会更加团结,会有更多的自信。”
德国队的良好氛围也和基地的特殊性有关,在巴伊亚基地,德国队的球员们分别居住在四座小楼,拉姆、施魏因斯泰格、默特萨克和克洛泽分别担任楼长,并且选择和自己住在一起的队友们。一座座小楼其实就是别墅,除了各自的房间之外还有共同的起居室甚至是厨房,球员们可以经常在一起交流,也加强了几名核心球员的领导地位。
整个基地还有公共区域,在接受康复治疗,进行其他运动放松,或是一起看球的时候,大家都有足够多的交流机会。勒夫非常重视劳逸结合,除了半决赛后,其他时间都允许家属在赛后一天探营,有的时候甚至是可以留在基地过夜,这样的做法对于球员们的斗志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很自然,我们就要说到基地的选择。拉姆在巴伊亚基地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感慨说:“二十年后我们会来到这里相聚。”在德国队成功夺冠后,我们相信拉姆和他的队友们一定会履行承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美妙的回忆,当然最重要的获得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成功。
几乎是从球队来到巴伊亚基地的第一天前,所有关于德国足协决定的质疑都不复存在。德国足协在欧洲杯结束后不久,就已经开始了考察巴西世界杯的工作,圣保罗一度成为基地热门选择。德国足协这一次不再坚持早早确定基地的原则,直到去年底世界杯抽签结果出来后,过了差不多十天时间终于宣布了自建基地的惊人决定。
德国足协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之前两届欧洲杯赛都是两个国家联合举办,德国队都是早早就确定了基地,结果小组赛都是从基地所在的国家前往另一个国家参赛。虽然看上去距离不算远,但是两国之间的协调就是问题,2012年欧洲杯期间就出现过乌克兰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情况。
这一次德国队的基地选择在塞古洛港,恐怕要不是足协的这一选择,别说中国球迷,就连德国球迷都对于这个小城市了解不多,毕竟塞古洛港只有一个红绿灯,就连运动品牌专卖店都找不到。但是地理位置上,塞古洛港很优越。在幅员辽阔的巴西,塞古洛港很适合德国队的赛程。除了1/8决赛去阿雷格里港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其他时候都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德国队当初之所以选择自建基地,是因为觉得巴西现有的酒店无法满足要求。勒夫不是克林斯曼,后者选择带领美国队在喧嚣的圣保罗都市里,勒夫则喜欢在安静的氛围备战。勒夫希望训练场和酒店不要相隔太远,巴伊亚基地可以完美符合这样的要求,球员只需要5分钟时间就可以从酒店到训练场,不需要像英格兰等球队那样,在路上耗费太多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队的基地其实也并不是德国足协花钱修建,而是一家已经购买了当地地皮的德国公司所为,足协只需要支付世界杯期间的费用,并且为基地进行免费宣传。德国队最终赢得冠军,这一举动收获双赢。尽管基地在世界杯后对外开放的费用一点都不便宜,但是对于一些需要举办活动的大公司,或者是享受假期的德国富人来说,只要能够亲身感受冠军基地,钱都不是问题。
德国人的“场外功夫”的确了得,勒夫在夺冠后提到了半决赛结束,当德国队回到塞古洛港基地的时候,上千名当地人热情迎接的盛况。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德国队可是刚刚7比1横扫东道主。这让我想到了在这场比赛前,巴西当地报纸就刊登文章,给出德国队为什么在巴西受到欢迎的十大理由。
这其中很多都和德国队来到巴西后,积极和当地人互动有关系,努力接受巴西文化,而不是将自己孤立在基地。德国队到达巴西后进行了一次公开训练,当地印第安人纷纷来助兴,他们后来在德国队即将离开的时候还互赠礼物,并再次给德国队送行。德国队的客场球衣参考了弗拉门戈俱乐部,而在回柏林的飞机上,波多尔斯基干脆就穿了这家俱乐部的球衣。德国人正是将工作落实到这些细节上,四年前去南非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第三点是勒夫带领球队进行的悉心准备。去年夏天联合会杯,勒夫就是和教练组成员们一起观看。领队比埃霍夫的一句“欧洲球队想要在南美大陆夺冠基本没可能”,在德国足坛引发了轩然大波。包括勒夫也多次强调,这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和以往会有所不同。尽管媒体和球迷都可以想象出勒夫给出的理由,却很少有人愿意相信。
在世界杯前夕,我曾经走访了科隆体育学院球探组,正是他们当初提供的情报成就了那张著名的莱曼纸条。助教弗利克在决赛前夕也提到了德国队的情报系统,肯定了科隆体育学院40名学生的帮助。德国足协的一家赞助商正是电脑软件公司,可以将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得到有用的结论。不仅是勒夫的教练组,就连球员们也经常会去了解关于自己或是对手的信息。
说到球探,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瑞士人齐根塔勒。勒夫在决赛前曾经和齐根塔勒在海滩边散步,讨论面对阿根廷的战术,而在夺冠之后回到酒店后,两个人又坐在一起庆祝。有意思的是,当我在世界杯初期前往萨尔瓦多观看西班牙和荷兰的比赛时,齐根塔勒就在同一架飞机上。尽管最终这两支球队都没能在本届世界杯和德国队交锋,但是勒夫教练组工作的细致可见一斑。
体能储备是德国队的一大优势,阿根廷输掉决赛后将败因之一归结为是比德国队少休息一天。这当然会影响到球队的体能,但是别忘了德国队之前三轮淘汰赛之前,也都只休息了三天。勒夫在南蒂罗尔山区训练强度很大,给球队储备了充足的体能,之后来到巴西的训练也注意劳逸结合。德国队还有一流的队医和理疗团队,当决赛中克拉默受伤后,神医沃尔法特冲刺跑过去治疗的时候,你能想象这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么?
决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德国记者提问之前向勒夫“道歉”,因为他在世界杯刚开始的时候,曾经质疑过德国队的定位球训练,而这恰恰成为本届世界杯德国队的战术利器,赫韦德斯还在决赛中将克罗斯开出的角球顶在门柱弹出。其实这位记者不用自责,勒夫不愿意训练定位球是出了名的,但丝毫这一次他的确做出了改变。
这要感谢即将出任德国足协体育主管的弗利克,因为定位球训练是他负责的。和葡萄牙比赛的前两个进球,和加纳比赛的第二个进球,和美国以及法国队比赛的唯一进球,和巴西比赛的第一个进球,全部是通过定位球战术或者点球完成。勒夫非常感谢弗利克的努力,他们经常会在大赛前就德国队是否会通过定位球破门打赌,这一次在和葡萄牙比赛后,勒夫就开心地自掏腰包请教练组及家人一起吃饭。
德国队在巴西的公开训练时间很短,往往就是只开放20分钟,但还是有一次看到了弗利克的定位球训练细节,他让球员们分成几组进行对抗,每一组都要讨论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定位球战术,并且拿纸条写出来。还记得和阿尔及利亚比赛时,穆勒跪到地上的那次任意球配合么?这曾经成为笑料,但是就赛后多名球员的表态来看,这竟然是要分散对手注意力的战术,训练中曾经多次成功。穆勒在跪在球场后立即站起来冲到禁区内,只可惜实战中队友的挑传没能越过阿尔及利亚的人墙。
第四是德国队丰富的人才储备和长期磨合。我曾经在决赛前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因为伤病等原因无缘世界杯的德国球员,能够组成怎样一套阵容,结果还相当强大。门将位置是刚加盟巴萨的特尔斯特根,右后卫是在欧洲杯客串过这一位置还进球的拉尔斯?本德,中卫是欧洲杯主力巴德施图伯和汉堡队长韦斯特曼,左路是多特蒙德主力施梅尔策。双后腰非多特蒙德的组合京多安和斯文?本德莫属,三位前腰是哈恩、罗伊斯和克鲁泽,突前的自然是戈麦斯。
除了个别位置,这套阵容还是很有竞争力,但是问题在于他们都无法参加世界杯。本来勒夫是挑选了27名球员,并在和波兰的热身赛后临时用克拉默顶替哈恩,希望加强后腰实力。德国队本来在这一位置人才济济,但是随着斯文?本德和京多安因伤退出,施魏因斯泰格和赫迪拉的状态又要打上问号,后腰反而成为德国队薄弱环节。
屋漏偏逢连阴雨,南蒂罗尔山区的集训刚开始不久,拉尔斯?本德就不得不因伤和队友道别。这是一名对于德国队非常重要的球员,虽然暂时还难以进入主力阵容,但硬朗的作风是德国队后腰位置不可缺少的主力替补,而且还可以客串右后卫,在勒沃库森已经成长为领军人物。
南非世界杯前,德国队也遇到过同样严重的伤病危机,当时阿德勒在27人大名单公布前就因为肋骨伤病退出,之后又有巴拉克、特雷施和韦斯特曼先后受伤,最终集训名单的27人只需要去掉贝克一位。这一次虽然只有拉尔斯?本德提前告别集训,施梅尔策落选也是因为伤病影响集训。
毫不夸张地说,德国队这一次的阵容损失甚至是32强中最严重的,但是最终依然能获得冠军。南非世界杯赛场,人们记住了诺伊尔、厄齐尔和赫迪拉等名字,如今他们依然是德国队中流砥柱,格策、克罗斯、赫韦德斯、许尔勒等其实也早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又经历了大赛的洗礼。此外像没能获得出场机会的金特尔、杜尔姆,以及已经进入勒夫视野的迈尔、戈雷茨卡、拉索加等人,也在期待世界杯后向国家队发起更强有力的冲击。
当然不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够像诺伊尔这样,刚进入到国际大赛的舞台就立即胜任挑战。比如穆斯塔菲的表现就遭到批评,克拉默在决赛半个小时的短暂出场,也明显表现得过于紧张和无所适从。但是德国队能够进行及时调整,从和法国队比赛开始就调整了战术,并且一直使用到决赛。
这一点要感谢德国队过去这些年的稳定,以及勒夫对于自己球队的掌控力。从2004年开始,勒夫就已经开始进入德国队教练组,并且从2006年开始独立执教。时间之长,是任何一支国家队所罕见的,难怪巴西记者也会在发布会上表达羡慕之情。
本届世界杯从备战一直到结束,勒夫在德国队大本营出席发布会的次数并不多,这一度引发德国记者们的不满。然而最终成绩说明一切,比埃霍夫也曾经在勒夫驾照被吊销一事被曝光后,对台下的记者们说:“你们当中难道没有人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这又和他带队执教有什么关系?”
在国家队里,勒夫可以得到绝对的支持,享受到最高的权威。战术能力是勒夫的一大优势,他始终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多套战术可以使用,二是能踢球的绝对不能只是11名球员。德国队过去这些年的稳定性,决定了勒夫可以从容在433和4231之间切换,并且根据场上出现的问题随时做出修正。而在小组赛期间,勒夫多次证明了自己有很多战术后手,无论是克洛泽、施魏因斯泰格、赫迪拉、波多尔斯基还是许尔勒,他们替补出场对于对手本身就是一种震慑。而这一点,又和勒夫之前强调的巴西世界杯的特殊性遥相呼应。
最后一点就是德国队的冠军底蕴。在过去这些年,我们总是会质疑拉姆、施魏因斯泰格、克洛泽、默特萨克和波多尔斯基为代表的这一批球员,是否能够算上黄金一代。在7月13日晚上,这一点终于不会再有人质疑,赫迪拉还成为历史上第10位在同一个夏天赢得欧冠和世界杯两项荣誉的球员。
这正是德国队和以往的不同,其实德国队在2012年欧洲杯就有很好的机会冲击冠军,当时球队的阵容和现在相比一点都不差,而且还拥有罗伊斯和戈麦斯等人。如果不是半决赛的战术失误,或许德国队在决赛中就有可能和西班牙掰掰手腕。但正是在输给意大利后,德国媒体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一代球员没有领军人物,可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过大赛的胜利经历,这正是德国队如今的强大之处。德国足球必须要感谢海因克斯,2012年夏天拜仁球员带着三个亚军参加欧洲杯,结果反而又添新伤。海因克斯及时让他们振作起来,短短一年后就成就了三冠王伟业,拉姆和施魏因斯泰格等球员终于第一次获得了国际大赛冠军。
令人遗憾的是,拜仁和多特蒙德在上赛季欧冠都是被皇马淘汰出局。但是回过头看,对于勒夫倒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和过去两届大赛前不同,德国队的备战终于不会受到欧冠决赛的太多影响,这一次只有刚刚伤愈复出的赫迪拉一人需要参赛。拜仁、多特蒙德和阿森纳的球员,是德国队的三大基石。尤其是拜仁球员占据了德国队主力阵容半壁江山,这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熟悉。
让我们再回到决赛赛场,还是施魏因斯泰格,当你看到他加时赛下半时血染赛场还坚持比赛的时候,是否想到了德国足球的传统硬汉形象?必须承认,2013年欧冠的胜利让这批球员有了更加出色的心理素质,他们知道了赢得大赛冠军是什么滋味。
以拉姆和施魏因斯泰格为代表的一批老将在德国队已经有10年时间,克洛泽的年头就更长;2009年赢得U21欧青赛胜利的那批球员,以赫迪拉、诺伊尔、胡梅尔斯、厄齐尔、博阿滕、赫韦德斯等人为代表,也已经成为国家队的支柱;更年轻的一批,我们看到了穆勒、罗伊斯等球星。德国队如今的年龄结构非常合理,除了克洛泽之外,其他人都至少还可以再踢一届世界杯。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年龄层次都有能够胜任大场面的核心球员,这是德国队未来继续向冠军发起冲击的基础。
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德国队前往柏林庆功的飞机上。和来的时候一样,航班号还是LH2014,只是由于德国队凯旋而归,飞机上连一个空座都没有。大家都很疲惫,但是都因为世界杯的胜利异常兴奋。在飞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德国足协秘书长桑特洛克和新闻官格里特纳一起,还捧着世界杯让记者们都有机会捧杯拍照。
虽然我之前在意大利和德国足协都和世界杯的复制品合影,但是有机会举起并亲吻一天前球队刚刚赢得并举起的奖杯,这样的感觉的确难以言表,因为我全程见证了德国队的夺冠之路。我前排的一位女记者还兴奋地傲娇起来:“我觉得吧,还是德国杯分量更重!”
就连空姐们都用上德国国旗颜色的发束,我同样能够感受到她们的兴奋之情。德国队的包机机身甚至在决赛后喷上了Siegerflieger字样,直译是“胜利者飞机”的意思,但我更愿意将这翻译成为“凯旋号”。波多尔斯基也来和记者们聊天,他开心地表示:“这下我终于和奥弗拉特(科隆名宿,1974年世界杯冠军成员)一样了,我们都是世界冠军!”
是的,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吧。还有两个多小时,凯旋号就要降落在柏林Tegel机场,我的这次德国队跟队之旅也将划上圆满的句号。我愿意将这段难忘的经历,也看成是属于自己的一段童话。那么多年的等待,我和德国足球一样,都等到了圆梦的这一天。
作者:张力,体坛周报德国足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