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迪: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许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流行名词了,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而言,重不重赏主要还是看一个群体内部的企业文化和认知问题,以及对于外部风险的预判,如果一个团体已经在多次的对外冲击之中经历了挫折,那么这种重赏就成为了一种负面的因素,无人理睬,最终成为一种空文。相反,如果团体可以通过内部激励,即使没有赏赐,也可以完成某种预期的目标,这是策略和战术的问题。

 

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想必大家都听过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的道理,这个道理还蕴含一个很有趣味的历史故事,说的是商鞅变法时期如何通过这个典故来确立变法的威信问题。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虽说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践,但是需要具备一个基本的前提,也就是外部环境不存在巨大的难以预期的风险,否则这种风险将极大地打击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尝试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商鞅变法时期的外部环境其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状态,因为长时间没有变法,所以大家对规则的改变没有很大的预期,也就没有其他方面的顾虑,改了就改了,说不定还能拿到允诺的奖金,即便没有拿到,对自身也没有损害,因为当时的外部环境还不至于让大家猜疑和躲避到不敢参与的地步。

这个其实可以和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联系起来,在改革进入深水期,社会情况开始复杂化的情况下,由于细分行业和领域的改革和改变一直在变动,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多变性,改革具有了较大的难度性和可变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改革对于个体的结果而言,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而言,目前正在进入一个不确定性中,包括改革的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民营企业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倒不是说方针政策的改变,而是以改革与技术发展为快速突破的生产和运营方式给外部环境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可变性。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参与者的逻辑是否还是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呢?这个其实是未必的。总有部分群体为了现有的既得利益的稳定和安逸,以各种方式不面对改革,或者是阻挠改革,这个就像是与前述故事中根木头搬到北门的行为相反的那些人,不同的是,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社会情况下,这部分人有增多的趋势。用简单的话是,在非改革的现有体制和企业内,可能稳定和安逸地拿着较高的收入和待遇,进入外部的市场化体系,虽然有更高的绩效和成功激励,但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包括自己职业生涯的风险和市场化运营的风险。因为,本质上而言,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还市场以公正的收益、风险匹配,而不是在异化的结构中让渔翁者得利,这个是一个公平的问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许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流行名词了,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而言,重不重赏主要还是看一个群体内部的企业文化和认知问题,以及对于外部风险的预判,如果一个团体已经在多次的对外冲击之中经历了挫折,那么这种重赏就成为了一种负面的因素,无人理睬,最终成为一种空文。相反,如果团体可以通过内部激励,即使没有赏赐,也可以完成某种预期的目标,这是策略和战术的问题。

作者:拯迪,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