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缘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衣带水的日韩总是中国足球绕不开的话题,仅仅从足球层面来说,日韩是中国的好邻居、好对手、好榜样。足协领导也愿意给韩日加油,因为他们在世界杯代表的是亚洲(准确的说是东亚),这就如同日本记者看到刘翔雅典奥运摘金热泪盈眶,哽咽道:“刘翔是全亚洲的骄傲。”
除了巴西、阿根廷、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传统豪门,国内球迷最“粉”的球队就要数日本、韩国了,去百度贴吧“日本足球”、“韩国足球”逛逛,你就会明白这一点。有意思的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国足以28.2%的支持率力压巴西、法国,成为了韩国球迷最支持的外国球队,媒体将其解读为“同情心理”。
根据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观点,冷战后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区域就是东亚,中日韩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利益纠葛波诡云谲。而纯粹足球运动的角度,交流远远多于对立,譬如,三位角逐世界杯的韩国国脚来自中超联赛,日本名帅冈田武史也曾在中国执教。鉴于人种相对接近,日韩的成功,也就更具备参考性,更容易复制,更容易曹随萧规。
萧伯纳有言:“人类老是夸大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之价值。”国足屡次三番被日本、韩国“吊打”,渐渐地也就养成了膜拜日韩的习惯,日本的技术流,韩国的意志流,被奉为国足振兴的蓝本。遗憾的是,基本功太差,我们学不来日本;体能和精神不足,我们同样拷贝不了韩国。
日韩大批国脚留洋,日本的本田圭佑、香川真司入驻豪门,韩国的孙兴民、寄诚庸扬名欧陆,更是让他们在中国增加了大批拥趸。当然,随着“日吹”、“韩吹”的与日俱增,“日黑”、“韩黑”也不在少数。
本届世界杯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国内对日韩抱有幻想的球迷,可以冷水浇头,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你们喜欢日韩足球,是真的被其魅力所折服,还是出于对国足疲弱的报复性发泄?日本、韩国模式真的是毋庸置疑的康庄大道吗?是不是为了凸显中国足球的丑陋,媒体才忙不迭的美化日韩?
日本球迷赛后捡垃圾的报道多次抢占世界杯头条,这条新闻的内在动机就是比较中日国民素质,放大国人的猥琐不堪。当你肯定A,是为了否定B,那么这个肯定很可能会过甚其辞。具体到“拾破烂事件”,日本球迷确实值得赞许,但我还要多一句嘴——不扔捡个毛垃圾?
为了弥补与欧美强队的差距,日本坚持走整体传球路线,韩国始终贯彻“跑不死”的方针,但这届世界杯日韩在凸出本田圭佑、孙兴民的球星作用的同时,却丢了自身传家宝。日本不能通过多脚快速传递撕扯出空当了,韩国甚至在高对抗里率先力竭抽筋。日韩足球处在一个瓶颈,他们自以为人才更多了,可以全盘西化了,实际上是拖拉机的引擎开宝马的速度,自找苦吃。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理论上说,亚洲足球的希望不是日韩,而是中国,那本著名的《足球经济学》曾详加论证,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越来越强的经济,会令中国足球脱颖而出。之所以目前国足看不到希望,是因为一个不符合国际足联章程的官方足协存在,是因为有太多违反规律、违背民心的掣肘滋扰。
中央领导把“足球梦”定性为“中国梦”的一部分,就差把足球纳入国策了。政府决意春风化雨推动足球产业,现在不是吹捧日韩足球的时候,不是借日韩奚落国足的时候,需要有识之士为中国足球做些实事了。比如恳请马云、许家印全国各地遍开恒大足校,让东北足球复兴,让四川足球雄起,让新疆足球成为新突破口。
作者:杨华,大公体育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