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发布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公报数据还显示,去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46.9万对。(6月18日《京华时报》)
1300余万对登记结婚、350万对离婚,结婚与离婚的比例已经介乎于1:3和1:4间。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些正在婚姻“围城”中的模范夫妇而言,多多少少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是,当下中国,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婚姻危机。谁也说不定,下一个走向离婚的就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家庭。
幸福的婚姻总是非常相似,但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正如当年韩寒调侃某明星夫妇结婚的说法——这次结婚是为下次结婚积累经验,又有多少人的婚姻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离婚的命运?当整个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婚姻危机之中,当代人又如何面对和选择自己的婚姻和幸福?
客观来说,离婚之于家庭与个人,不能一概而论是坏事,甚至还可能是好事。一方面,从情感角度讲,离婚可能是解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情感归宿,也有很大部分是对当初盲目结合的救赎;另一方面,从社会学与经济学角度论,离婚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和再整合,也有可能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但是,又不得不说,之于社会层面上的婚姻危机,却会让全体国民的幸福生活出现阵阵伤痛。
离婚率上升,原因并非不可捉摸。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小农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人与人尤其是男人与女人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即便大家都已走入婚姻,也可能面临更好的选择。二是,权利意识的增长让更多的人在家庭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人开始在意个人的感觉。三是,滥情与奢靡影响了传统的道德和婚姻观念,宁当有钱人的小三、不当无钱人的主妇,类似于此的社会观念也在影响着他人的家庭。四是,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当政策不允许家庭拥有过多的房产,因为要买第三套房子而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即便离婚有那么多的客观原因,即便离婚也可能是充满着正能量,但是,在婚姻的世界里,有一些东西永远比寻求新鲜的刺激更加重要。首先是责任。每一个家庭角色,都有很强的家庭责任。之于妻子,应该成为好母亲、贤内助、好女儿、好儿媳;之于丈夫,却应该成为好父亲、好老公、好儿子和好女婿。其次是契约精神。婚姻是一纸契约,既然签订了,就有义务履行完合同,这当然不是绑架,但只是要做符合契约的事,除非你选择单身。
持久的婚姻,是对契约的履行,是对责任的践行。既然选择了婚姻,那就要选择付出。正如在美国畅销50余年的婚姻宝典《婚姻心理学》中所揭示的“婚姻是最好的修行”。必要的时候,适当的妥协、让步与隐忍,可能会换来更大的自由空间。除此之外,在漫长而枯燥的婚姻生活中,还应当要注意对婚姻进行保养保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我们对家庭生活的乐趣,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
作者:王传涛,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