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撕书被阻围殴老师:替人痛 替书痛

最近拖把“很忙”。

  招远血案中,女子被钢制拖把猛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陕西咸阳长武县,6名学生又将拖把砸向了一名50岁老师,并将“三根拖把棍打断”。

  不过,6名学生并没有参加什么邪教组织,打人源于“撕书被老师阻止”。

更引起网友非议的是,据6月2日、3日《华商报》报道,教育局官员先称因高考当事老师答应“暂不报警”;事件披露后,警方称已立案调查,但或“特事特办”,高考结束再说。

撕书,围殴老师,为高考特事特办,每一个组成该事件的关键词都足以单独成为热点。而围绕着这些关键词,媒体与媒体,网友与网友之间,也展开了一场教育观的论战。

“法律为高考让道”,谁的笑话?

“对被殴老师同情,对暂不报警做法不敢苟同。”以评论员乔志峰等为代表的“立即严惩派”,占据多数。充当先锋的,当然是诸位教师们。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是“愤怒愤怒愤怒,必须报警,是可忍,孰不可忍。”

青岛大学教授@刘忠世斥其“文革式暴行,必须立即追究责任”,“继续读书须在悔过之后”。

“主事者鼠目寸光地充当和事老,既违反了社会公德,也伤害了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丧失基本伦理,容忍学生违法,把这样的人‘培养’成‘大学生’,这就是学校对社会的奉献吗?”著名杂文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发表在《新京报》上的评论,引来各媒体竞相转载。

每逢热点积极发声的教育专家熊丙奇一阵见血地指出:学校没有立即报警,反而是说服当事教师不报警,是对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无原则纵容,这难以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而网友们说话就不那么客气了。“品德差绝对不应该让他高考,因为‘坏人’如果有知识,社会危害更大。”@作家崔成浩此次言论颇为“正经”。

网友“一脉相承”担忧,“是否今天敢打老师明天就敢在饮水机下毒”。

@LimingX更指出,如果法律为高考让道,教育、法律岂不成了笑话?

身为教师,王军荣的观点却与多数人截然不同。这篇发表在《信息时报》上的评论强调,围殴老师的学生也有可怜一面。“面对撕书围殴老师的学生,不要过多指责……无妨借此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温情’,挽救一个学生,比什么都珍贵。留给他们的最后一课不要只剩下冷冰冰的‘惩罚’”。

值得注意的是,独家报道此事的《华商报》态度多样。该报先是在第一天的报道里,引用当地“一位居民”的观点:这样的学生就算考上大学又能怎样?

在第二天的华商时评里,该报高呼“挽救学生最重要”,同样发表了王军荣的评论。

同情学生、赞成“过期惩罚”的也不乏其人。@卉娘晚晴说:这样做很人性化。难道给孩子拘留起来不许高考?再说打老师不同于杀人。高考完毕拘留不迟。

该评论以及类似的评论一出,被“群起而攻之”。

@木头越则另有一番解读,认为暂不报警是一种策略:这种学生,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去跟他们纠结这个事,那么一旦他们高考考砸了,家长和学生八成会怪罪到老师头上。还不如等考完试算账。

撕书,该不该被理解的行为艺术?

与“因高考特事特办”相比,撕书似乎更令知识分子们痛心疾首。此前舆论普遍对撕书等行为“并无非议”,“有专家轻描淡写名曰‘减压’”。长武事件,让众多异议者找到了“炮口”。

“我对此一直怀有深深的隐忧,原因有二:一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对知识的起码敬畏是两个概念。课本作为知识的载体与泉源,不应承受集体轻慢之痛;二是迅翁有言——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为悲剧。中学生(大学生)理应有更广阔的视野,未必局限一处。”《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痛心“撕书”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吴非对“理解撕书”感到不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文明人,学校教育的底线究竟在哪里?社会究竟应当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学校教育?在追求文明的法治社会,人们对教育应当有理性的思考,而不能认为“我付出了” “我吃苦了”就可以为所欲为。

新浪观察家专栏评论员王传涛“再也不想为这些撕书并打人的学生说好话了”:没有尊师重道,没有爱护书本,也没有给自己就读的高中留下一些斯文,在高考前告别高中的方式都是那么的残忍,这是是高考前的病态狂欢,需要被谴责,也需要被制止。

一些网友同样表示不能理解撕书:“高考完收拾学习资料,看到书和一人高的卷子,都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卖的时候简直跟割肉一样,问了好多同学都一个感受!所谓撕书的都是没认真学等着解脱的!”@hshbztjt回忆。

而一些试图理解学生的,同样把撕书这一行为作为突破口:必须看到学生也是教育之弊的受害者。对学生们“撕书泄压”不妨多几分宽容。马上高考了,没必要再板着脸孔,禁止干这个禁止干那个。让他们“撕书泄压”,只要不过分、不对同学造成伤害就行。《羊城晚报》的评论称。

中国网发出的评论有些“拧巴”,一方面作者王勇强高呼“高考不是围殴老师的免罪金牌”,一方面认为“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毕其功于高考一役,将过往辛酸和高考前惶恐渲泻于片片撕碎的书页,本应该得到理解和体谅。被打老师犯不着采用训斥的方式。”

但《京华时报》指出,对撕书甚至打老师表现出宽容不足为怪——这正是应试教育下长期重学习轻道德教育结出的恶之花。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宽容——成绩成为社会第一准则,由于我们无力改变应试教育现状,不免对孩子承受压力心怀愧疚,这种愧疚又转为对孩子暴躁、无礼、骄纵、凉薄等的逆来顺受……而反之,学生的暴戾又何尝不是恃考无恐?一个扭曲的因,造成了扭曲的果。”

作者:新京报媒目,新京报新媒体下属栏目。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