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问题,不出在登山客户采用了什么手段,而出在:“商业登山”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混乱”的怪胎——特别是放在国内这个传播环境里,那些大名鼎鼎的登山客户们,太热衷于“借登顶世界之巅、给自己安装光环”了。
【直升飞机惹的祸?】
近日,一则登山新闻引起诸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刚刚从尼泊尔一侧登顶珠峰的中国籍女登山爱好者王静,因使用直升飞机运输人员和物资到C2(二号营地)而备受质疑。
从王静刚刚开始登山的时候,我们就认识。她的另一重身份则是:国内一家户外产品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可以这么说,王静是国内目前最活跃的高海拔登山爱好者,也是国内完成8000米山峰最多的女性——当然她基本上是以登山客户的身份,参加这些登山活动的。相比国内某几位著名的男性登山客户而言,王静在高海拔的能力和品行,要高出不少。
媒体和公众的质疑点如下:
1、王静是否搭乘直升飞机到达C2之后才开始攀登?
2、如果是,这样的登顶,是不是亵渎了珠峰?会不会被官方承认?
3、如果搭乘直升机到C2再登顶可以被承认,那么以后有人搭乘直升机到最后一个突击营地、再登顶,算不算登山?
【故事基本线索】
据笔者了解,这个故事的全貌如下——
今年,曾两次登顶珠峰的王静,之所以再一次攀登世界最高峰,是因为她试图“打破”7+2(七大洲最高峰攀登和两极点探险)的最快记录——她自己称之为“9极”。此前,她已经完成了其中的7站,还剩下珠峰和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4月18日凌晨,珠峰尼泊尔一侧的孔布冰川发生冰崩,15名负责修路的夏尔巴不幸遇难,这是珠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起山难。
因为山难,尼泊尔所有从事登山服务的夏尔巴人决定“这个攀登季全体退出珠峰商业登山”。主要原因是多年来被当做商业登山“苦力”的夏尔巴人决定捍卫自身的合法权力,其他原因则是哀悼同胞、并接受山神的警告。
山难发生之后,在尼泊尔一侧的所有商业登山团队,均终止了攀登,纷纷下撤。
就在尼泊尔发生山难的第三天,也就是4月20日,中国一侧的珠峰登山管理部门做出决定:珠峰中国一侧不再接受新的登山者。也就是说,4月20日开始,今年不再颁发珠峰的登山许可。
说实话,王静在芸芸登山客户中,可以算得上是少见的、高海拔适应性非常好的登山爱好者,8000米的经验也比较丰富。此时,如果能够接受她从南侧转回北侧继续攀登,并不会因此出现高山适应不足带来的危险。
雄心勃勃的王静,遇到了重大阻碍——南侧是严重山难之后的“停摆”;并且孔布冰川冰崩之后,小队伍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短时间内修路、通过。北侧则是管理部门的“及时”关门。
然而,此前她已经耗费了许多时间、金钱和精力,距离她给自己设定的“9极最快”目标,仅有两步之遥。全部重新来一次,显然不是她的首选。在无法协调回到北侧攀登之后,5月23日,传来了王静从南侧搭乘直升飞机到达C2、并登顶珠峰的消息。
【公众和媒体的跑偏】
“乘直升飞机登顶珠峰”成了国内大众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当事人是否承认“搭乘直升飞机到达C2之后才开始攀登”成为考验其诚信的结点。
这其中,各种角度的意见都有。有的说,攀登中搭乘直升飞机绕过难点,就是不诚实。有的说,这样的登山家,缺少道德。有的说,你们这是仇富。还有的说,路透社这是丑化中国人(奇葩啊!)⋯⋯
以上均是隔靴搔痒、甚至顾左右而言他。
且让我们回到“登山”的角度观察——
【“商业登山”这个怪胎,本就与“登山精神”和“体育道德”背道而驰】
商业登山的实质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
如果从纯粹的登山角度去观察,商业登山的“逻辑”,从根子上,就是违反“登山精神”和“体育道德”的。
现代登山起源于1760年的欧洲,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珠峰的攀登,第一次由英国队于1921年尝试,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岁月。国际上,从探险式登山中发展出来的珠峰商业登山,仅仅出现了20余年,国内的商业登山也不过10来年。
纯粹的登山,首先要求自理。而在商业登山中,每个登山客户,却都不用背负自己所需的物资、建立营地,还不用烧水、做饭,也无需处理艰难路线,更无需判断天气、雪况、路线等,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亦步亦趋、跟着“保姆”向导安全上下就是。
如果说,搭乘直升飞机从C2出发攀登,是违背登山精神和体育道德的话,那么,自己不背负物资、吃喝全靠别人照顾、危险路段依靠向导和协作的所有商业登山,也一样谈不上精神和道德。
反过来说,登山客户既然可以在向导的全面照顾和老天的眷顾下登达世界之巅——反正花钱了嘛。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花得起钱,搭乘直升飞机、或者修一部电梯直接登顶珠峰,也未尝不可——只是,如果把这些当做牛逼体的英雄事迹广为宣传的话,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这次的问题,不出在登山客户(王静)采用了什么手段,而出在:“商业登山”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混乱”的怪胎——特别是放在国内这个传播环境里,那些大名鼎鼎的登山客户们,太热衷于“借登顶世界之巅、给自己安装光环”了!
【商业登山在中式文化中的继续发酵】
那么是不是全世界的商业登山客户,都是这样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登山文化”的问题。
1996年,珠峰发生了历史上的另一次重大山难,一场暴风雪,导致前后遇难15人。当时幸存的台湾登山爱好者高先生,在山难之前遇到过另一件“争议”。高先生当时与另一位来自台湾的陈先生组成了一支小型商业登山队,从尼泊尔一侧攀登珠峰。不幸的陈先生在攀登过程中意外滑坠遇难。
事发后,高先生按原计划继续登山。在描述当年山难的最著名书籍《Into Thin Air》中,作者描述了许多其他西方登山客户的疑问:你的同伴都遇难了,你是不是该放下登顶行程、处理事故呢?哪怕仅仅是因为悲伤。
作为一个农耕传统的文明,中式文化中不乏“眼界狭窄”、“善于投机”、“不尊重游戏规则”、“过度注重结果”、“缺乏探索精神”等弊病。商业登山不管怎样,毕竟是一种商业文明的成果,它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同时,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对自然的关注、对自己的“内心诚实”。
【中国的登山传统出了毛病?】
中国的现代登山,早期是“政治目的”。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国人的登山都是在党和政府的需要下为国争光的,登山者们都属于体制内、仅仅是完成政治任务、弘扬国家荣誉。
上个世纪80年代,山峰对外开放之后,登山者和机构还是仅有体制内的,当时流行国际合作登山,说白了,无非是外国人出钱、咱们提供地盘和人员,虽说提高了水平、增加了收入,但依然与登山者个体的能动性和内心需求无关。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出现了民间的“登山爱好者”,并在本世纪分成了两个支流:一支以参加商业登山为主,主要追求高度记录,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在珠峰国内一侧管理他们的是来源于体制内的登山老大们,服务他们的主要是体制内老大们培养出来的职业向导和协作。
另一支则以自主攀登为主,注重全面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目标,不断积累技术能力、不断挑战难度线路,也不断发生意外。这一支,既不受体制内登山管理部门的待见,也不受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但是,自主攀登者中的优秀者才真正代表了中国人登山的最高水平。
暴露在国内媒体和公众视野中的登山爱好者,主要是“登山客户”们。因而,国内的公共舆论,对于登山的认知,也一直处于片面和幼稚的阶段。一会儿把过多的光环套在“登山客户”的头顶,一会儿又捶胸顿足谴责“登山家怎么能坐直升飞机登珠峰?”拜托,“登山家”这个品种,大家其实根本没见识过吧,那就不要胡乱抒情了!
其实,不是中国的登山传统出了问题——因为民间的自主攀登,即使在官方不鼓励、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依然蓬勃发展着——而是由体制内登山机构主导的登山传统出了问题。不难预见的是,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发酵。珠峰商业登山的怪相,还会陆续有来。
以珠峰商业登山为代表的中国式商业登山,在迅速“造神”的同时,也在迅速地“自我矮化”。以至于登山圈子里最近流传这么一个笑话——
甲:你登过珠峰吧?
乙:你才登过珠峰呢!你全家都登过珠峰!!
【视野决定格局和水平】
仅举珠峰为例。
从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珠峰至今,已经有6600余人次登顶了世界之巅。其中,仅有500人次是自主攀登的,其余的6000多人次,都是1993年开始的商业登山送上去的。
所有这些商业登山的客户,无不是从珠峰的南北两侧传统线路、由向导和协作服务上去的。而珠峰至今,已有19条登顶线路,其中的17条,均与商业登山无关。这17条都是登山高手的天下。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按理来说,这19条线路,应该大部分是由中、尼登山家开创的吧?事实并非如此。
珠峰的第一条线路,是英国队在瑞士队尝试的基础上,于1953年登顶的。珠峰的第二条线路,则是中国队在英国队20年代尝试的基础上,于1960年登顶的。其余17条新线路的开创,均与中国登山者无缘,与尼泊尔的关系,则是夏尔巴人在其中部分线路中作为协作(背夫)出现。
国际上,登山高手的珠峰,早已从上个世纪5、60年代的国家荣誉阶段,走到了小团队(或个人)的能力和想象力阶段。比如,无后援攀登、无氧攀登、单人攀登、反季节攀登、新线路攀登⋯
而我们的许多媒体、公众、登山客户,对登山的理解,还仅仅处于“以为登顶珠峰,就等于牛人”的水平上。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很多我们“以为”的登山家,无非是借助商业登山、不断获得登顶数字记录的登山客。
不同的视野,决定了不同的格局和水平。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7+2”?】
“7+2”,是指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这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商业概念。
国际上,实际上并不把7和2放在一起衡量,也就无所谓“7+2”世界记录了。
具体我们拆解了分析。
首先说“7”。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的人,绝大部分是完全通过商业登山服务上去的客户,在登山界,并不把这一指标当做衡量“登山家”的指标,借用某位登山大牛的话说:“七大洲就是个富人俱乐部,它主要衡量的是你的资金水平和统筹水平。”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任何一位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客,问问他能否自主攀登完成“七大洲第二高峰”?
再说“2”。国际上,对于两极探险的要求是:“从海岸线出发,不采用机械动力,到达极点。”而国内所有玩儿“7+2”的老大们,南北两极点,都是飞行到达89度、再徒步最后一度到达极点。这种方式,一般被当做“特种旅游”,而不是“探险”。因此,即使有“7+2”这一探险指标需要以最快时间作为一种记录,也不会把旅游式的两极算进去的。
那么国人为何特别热衷于“7+2”呢?就登山服务的提供方而言,他们创造性地扩大了市场——其实他们中的老大们,是非常明白其中玄机的。就登山客而言,中式“7+2”只要在国内宣扬、不拿到国际上去显摆,也是颇可以忽悠一些注意力、以及注意力经济的。
【普及:登山家、攀登者、登山客户、登山服务者】
根据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把登山的人,分为:登山客户、登山服务者、攀登者三类。登山的人,也可能在这三类之间转换身份,但比例很小。登山家则属于攀登者中的佼佼者。
攀登者:climber。首先要求在山上做到生活和攀登自理,并能够通过攀登队伍内的合作(有时甚至是单人),共同面对大山、处理各种风险。climber的精神内核是“自主”,这也是登山精神的基础。优秀的climber,更应该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比如判断天气和线路、制订计划、良好的技术攀爬水平、现场指挥能力等,如果再具备充分的想象力,就足以被称为“登山家”了。
登山服务者:Guide和Porter。首先要求有强大的体能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在山上,他们要为登山客户做好一切,包括:物资运输、营地搭建、烧水做饭、危险路段的整修、带领和陪同客户攀登、应急救援等等。他们是商业登山真正的幕后英雄。职业的登山服务者,有时会缺乏想象力。或者说,作为一门职业,他们不需要想象力,只需要满足“缺乏想象力”的客户的需求即可。
登山客户:Client。需要有钱、有一定的高海拔活动能力。其他的,交给登山服务者就好。
上述三者之间的水平差异,可以打个比方:登山客户是小学生到高中生水平;登山服务者是大学生到硕士水平;攀登者是高中生到博士导师水平。
喜欢登山的人,不怕起点是登山客户,就怕一辈子当登山客户——因为其能力、水平和格局,很难提高。比如,一个人,即使一辈子参加40次高考、次次考上一本线,也当不上博士导师,对吧?
【梦想和欲望】
作为当事人的朋友,也作为一名登山者,即使王静确实乘坐直升飞机到达C2后才登顶的珠峰,我也无意于评判其中的对错。我只想说:
如果登山只是“个人的理想或者欲望”,只要安全、不伤害他人、少破坏环境,怎么登都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旁人无权评说。
如果把个人的登山成绩,作为一种“梦想实现”进行宣传,那么就要考虑:1、我的成绩是否虚假?2、对于公众,特别是有可能走向登山的新人,是否有误导成分?因为这种误导成分,也许有一天会让别人无端送命——想想猪八戒的二姨吧……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十一郎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登山家、媒体撰稿人、NGO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