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报业起始于19世纪初年,最早均由西方传教士所创办。日本人开始在中国经营报刊,远较英美人士为晚,但其数量之众多、情况之复杂、影响之巨大,都远非英美报刊所能比拟。
所谓“日人报刊”、“日系报刊”,按照此书作者的定义,乃是指日本人在中国境内创立或接办的报刊。而那些由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即便通过了日本驻华领使馆的注册,也不能算是日系报刊。
日本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年上海的《上海商业杂志》,但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日人所办的报刊仅有5种,且全部都在上海发行。
日本与清朝的贸易往来在此时仅占清政府对外贸易极小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印英美等国,当时也仅有少数几家大的日本公司在中国活动。随着当时日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对华的贸易需求也迅速增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日本都把获得在华自由贸易的特权当作首要目标,甚至不惜拿琉球当作与清政府讨价还价的资本。
由此可见,日本人在华办报最初乃是源于商业目的,为日本在华商人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便利,而不似以传教为目的的西人在华办报初衷。当时的日本不仅在文化上不具有优越性,而且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上都尚且不堪与清朝相比,因此日本人办报不可能具有传播政治文化思想这样的历史使命。所以《上海商业杂报》产生的动机不外乎为在华的日商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情报和清朝的地理社会政治文化等信息,帮助势弱的日商团结起来,开拓有限的空间和市场,并希望能以此影响清政府制定出有利于日本的贸易政策。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战败,使得日本从中国得到了不少权益,在治外法权的保护下,越来越多的日人涌入中国,从事工商及其他活动,从而直接推动了日系报刊的发展。从1895年到1904年的十年间,日系在华报刊由最初的5种增加到53种,其中近半数都为日文报刊,且广泛发行于台北、上海和天津三地。从数量上看,这一时期的日系报刊无疑是相当可观的,所以作者认为,近代日人在华的办报事业,可谓奠基于此时。
从1905年日俄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为止的六七年间,日系报刊在日本势力的扩张庇护之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数量上增加到119种之多,且发行地区集中在整个东北,反映出日本在华势力的地域性扩张,东北已经成为日本的重要据点。
(20世纪初上海街头的女报贩)
作者指出,晚清时期日本在华报刊在数量上已经超过西方列强,而且这些报刊的设立已经从最初纯粹的辅助经商的信息媒介转变为具有非常明显政治动因的宣传工具。作者进一步观察到,由于当时中国的维新派采取亲日反俄的立场,而日本相当一部分人也企图利用中国新派势力以与列强相抗衡,所以日本一些在华报刊,如《亚东时报》、《同文沪报》和《汉报》等,都对中国维新派的活动表现出积极支持的态度,主张中国进行维新改革,甚而对清政府的各项措施大加批评,从而取得了中国维新派及后来保皇派、立宪派的认同,结果为清政府所忌,或予收购,或予查禁。
作者在此也指出,这种在华日人所办刊物倾向维新变法的现象,并不全然出于功利的考量。事实上,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君主立宪制度已经成为当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欲模仿的对象,而抱此理想来到中国,希望中国维新变革者,也不乏其人,这是不可忽视的积极一面。然而在日本的国策之下,这批人士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利用,从而成为日本对华活动中的一枚棋子。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有超过30余种的日系报纸从晚清时代延续到民国时代,其中北京的《顺天时报》、奉天的《盛京时报》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日系报纸,因此这一时期可谓是日系报刊的延续期。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大片领土落入日军手中,为日人在华的新闻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条件。日本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控制,在沦陷区将原有各种报刊纷纷改组为日本的机关报,从而将半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操纵于手。报刊由此彻底沦为日本侵略统治、并扼杀中国人民抗日爱国活动的新闻工具,完全失去了早期的自主性和客观性。从整体的趋势来说,这段时期可谓是日系报刊的没落期,同时也是近代日本文化自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后,而趋于全盘崩溃的时期。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日人在华的新闻事业亦彻底宣告结束。
一般说来,外报在中国的设立,必然以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利益为前提。用该国本身文字印行的报刊,主要是为侨居中国的该国人民所设,旨在便利对华活动,并传达有关的政治主张;而以中文印行的报刊,则不外乎向中国官民宣扬其意见,博取中国人的认同,从而有助于其国策的顺利推行。
不过作者在这里也指出,在中国近代化的演变中,外国人在华所办报刊对于新思想、新知识的绍介及传播、政治变革的解说与宣扬等,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日系报刊也概莫能外。例如前文所提及的晚清时期对维新改革的支持,另一个例子则发生在民国成立后不久。1915年12月,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不惜收买报纸,令报上出现“臣记者”的阿谀字眼。当时北京各种由中国人自办的报纸都不敢公开表态“反袁”,只有日人办的《顺天时报》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言论,并登载一些不利他的消息,结果销量大增,成为当时北方各报之冠。
但另一方面,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华报刊相比,日系报刊受官方控制尤其严密,所以这些报刊的宣传,明显带有为日本国策辩护的倾向,成为日本政府的宣传喉舌和侵略工具。这种倾向,在日俄战争爆发后又进一步加强。而这种带有明确政治目的的办报思路,也使得日系报刊迅速失去早期客观的立场和独立的性格,导致中国读者急遽流失,影响力与日俱减,最终走上没落之路。
————————
图书信息:
书名:近代日人在华报业活动
作者:周佳荣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2年4月
定价:20
ISBN:9787807618287
作者:严飞,学者、专栏作家,著有《门槛上的香港》、《我要的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