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媒目:你的“思想品德”能够加分吗?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到了,十年寒窗苦,一朝定命运。千万考生闯独木桥,高考牵动着的很多人的神经。此前,“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传闻已经闹得人心惶惶,5月25日“思想品德高考加分”再度引发关注。

  《法制晚报》盘点31省份的高考新政后发现,13个省份的高考加分项目中,提到了“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其中,10地提出“见义勇为者”加10分奖励,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份奖励加20分,山东省在自选项目里仅保留了“见义勇为”这一项加分。

  相比“思想品德”,其他加分项目却在“大瘦身”。在奥数、科技、体育项目、少数民族等传统加分领域,不少省份既减项又缩分,将多地奥赛获奖者剔出保送行列,甚至是加分名单。

今年是全国执行新高考加分政策(2010年《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第一年,高考加分项目调整“肥瘦”不同,自然成为热议的焦点。

教师质疑“品德加分”

2004年,教育部高考招生政策首次规定,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该规定一出即引发关注。梳理当年的争议,和此次也多有相似。

《新京报》观察家栏目刊登了教师吴非的署名文章《“思想品德”高考加分怎么加》,这位中学教师提出疑问:如果一名学生因“思想品德”正常或“表现好”便可以享受“高考录取加分”,其他自知没有“品德加分”资格的学生,是不是从此便可在道德行为方面降低一个等级?

曾有调查显示,各种高考加分丑闻不断,社会各界要求取消的呼声也愈加强烈,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

作者吴非对此可谓深有感触:因为有高考录取加分政策,身边的“少数民族”学生忽然多了起来,体质很差的学生忽然拿出了“高水平运动员证书”,“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生”名额往往要在“班子”里三番五次地讨论,——并非是慎重,而是各自有人“打招呼”……

在吴非看来,“加分政策造成新的录取不公平,加剧教育腐败,更坏的是让腐败风气低龄化”。他还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出判断,“有独立人格的优秀学生不一定能得到推荐”:多年来,“省市优秀学生干部”“省市三好生”,有许多是比较平庸但很“听话”、“能配合学校”的学生。

《北京青年报》也刊登了一篇江苏教师李劭强的评论文章。

李劭强认为,“品德可加分”的初衷和本意,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回应两个疑问,必不必须,如何具体化。只有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让人信服,“品德可加分”的争议和质疑才能消除。

 “美丽心灵”怎打分?

《深圳晶报》的评论文章写得深入浅出,“我们已经过了举孝廉的时代,把道德跟分数一锅烩,总归有点异味儿”,谈及思想品德,没人敢说不重要,因为你只要这么一提,就相当于留下了思想品德有问题的证据,也自然站在了“道德至低点”,显得政治不正确。

冒着被指责“政治不正确”的风险,文章作者将思想品德和奥数加分做了比较得出结论:用一把刻度不清的尺子去测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其作为加分政策的合理性,甚至连奥数都不如——至少后者的分数还是客观的。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有“道德”的好孩子,才配得上加分?在作者看来,应是一个能独立思考、懂得人情人性、有权利意识和公民意识、能够在法治框架下行事的人,自己活得精彩、舒展,不给社会和他人添乱,幸运的话能做出些许贡献,就该在思想品德的测评中得到一个“优”。

把品德加分和其他加分项目作比较的不只有《深圳晶报》一家,但也有评论持不同意见。

东方网的评论就给思想品德加分点了个大大的赞。文章作者池墨认为,高考为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加分,显然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认为值得点赞和值得提倡的同时,东方网还刊载的另一篇评论《谨防见义勇为加分带来社会负效应》则为这样的点赞提了个醒。文章判断,见义勇为加分无疑是在稀释“见义勇为”这个词,使其带上功利的色彩,最终导致大家对见义勇为本身的厌烦心理。

2008年曾有报道称,当年北京11.8万多名高考考生中无一人申报“思想品德”加分。当时有分析认为,”思想品德加分”操作性比较差,学生不知如何申报,老师也不知如何认定。

新京报新媒体记者 郭彦博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