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零零碎碎看到一些关于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新闻时,我也总是一脸的不屑,觉得大妈们品味低下,行为庸俗。直到前两天和朋友认真地讨论起此事,我才意识到,在不扰民的情况下,中国大妈们跳广场舞其实是一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因为我们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不跳广场舞,大妈们还能干啥?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击败了我过去的偏见。中国大妈能像英国大妈一样找个周末的下午在酒吧里点上一杯酒或者咖啡和邻居家的大爷聊上一下午么?估计不现实。以我们中国男人的心胸宽广程度,此事容易产生巨大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
中国大妈能像英国大妈一样穿上本地球队的球衣和围巾,每周去看场体育比赛嗨一嗨么?好像也不可能。大妈年轻的时候大多不是忙于劳动就是忙于“革命”,就算看过几场体育比赛,估计也主要是为了看几眼某个运动健将帅小伙,“本地球队”这种感情上的积淀和归属对中国大妈都是没有过的。
或者中国大妈能像英国大妈一样时不时穿上正装去听场歌剧么?中国喜欢听戏的大妈应该不在少数。可是现在小城市的演艺市场极度不发达,一年半载也难得有什么专业的剧团来演出。大城市虽然演艺资源充裕,却又被炒成了一桩可供装逼的“雅事”,生性节俭又不需要装逼的中国大妈大概是不舍得动不动花上几百块钱去听场戏的。
那么中国大妈能像英国大妈一样每年度上两次假,找个漂亮的海边小镇住上十天半个月的么?可能性就更低了。很多中国大妈被儿女送出去旅游,往往活的比在家里还辛苦。为了省钱,不舍得吃不舍得住,在旅游点又习惯疲于奔命,让他们躺在海边睡上几天觉他们一定觉得这钱花的可惜了。想睡觉在家睡不行?
之前我在歌剧院里看到很多英国大妈走路都颤巍巍了还画着精致的淡妆,穿着黑丝套裙来听歌剧时,也曾赞美英国大妈到老了也活得那么精致。前几天在地中海边一个五星级度假村里开会时,发现在海滩上晒太阳的大多都是大叔大妈,我也会感叹老外的消费观念确实先进啊。
但是现在想来,其实是我太矫情了。英国的大妈们能活得这么精致这么潇洒,是因为他们有着充裕的退休金,再加上工作了几十年攒了些积蓄,到老了自然可以好好享受下生活。这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没什么压力,银行卡里的钱基本都可以做纯消费用。无需备着以后生场大病怎么办,因为他们要么有免费医疗,要么有医疗保险;也无需惦记着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房买车,在他们国家,这些对于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并不是太大的负担。而对于没有工作的人,就更不是负担,因为有政府在。
中国的大妈们显然大多没这条件。一来很多人要预备着日后生场大病的钱;二来给孩子攒钱买房结婚,俨然成了很多中国父母下半生的主要工作。中国现在的房价正好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临界点:一来不会让你完全不可能买不起房。对于很多人来说,把父母的积蓄搜刮干净加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总归是能付得了首付的;二来呢,买房之后,大多数人的家庭就被彻底榨干,人们从精神到身体都成了彻彻底底的房奴,而没有精力去想什么公平正义民主。
可以说在当下的中国,买房成了两代人的事情——而且都是头等大事。这种大家庭里集中力量办大事,财产早早下沉一代的模式,对于社会稳定自然是大有帮助的。毕竟,全家人紧一紧凑一凑,总是能过去这个坎。如果像西方人那样,孩子成年了就和父母财产独立,那么多年轻人再毫无可能自己买房的话,他们早上街把政府推翻几轮了。只是这样模式牺牲掉的是中国大叔大妈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大叔大妈们即便有心,也无力活得精致潇洒了。
在这种现实的压力下,大妈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做什么呢?可能也只有打打麻将、唱唱红歌、跳跳广场舞,有条件的唱两嗓子皮黄,打打太极拳练练气功什么的。而这其中广场舞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首先,和唱戏打太极相比,广场舞的技术门槛极低,不需要什么文化背景和专业基础,大妈们跟着扭两天就能去当领舞。更何况,很多大妈年轻时都被组织过扭秧歌跳革命舞蹈之类的,就更是能触类旁通,比葫芦画瓢。其次,它不收钱,也不花什么钱。一个无私奉献录音机的领舞大妈,找一块空地就能拉起一支跳广场舞的队伍。第三,这是一个群体性活动,有社交的功能,对于晚年寂寞无助,尤其是很多从农村搬来陌生城市的大妈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结识朋友,能有人唠家常的机会。第四,这毕竟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多来自中低收入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大多在为房子奔波,很多甚至为此掏空了他们的养老金,这批人在人数上占有大多数。真正富裕阶层的大妈碍于身份,自是不会去参加这种档次不高与民同乐的活动,她们可以玩的乐趣很多——炒房啊买金啊赌钱啊买春啊之类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而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大妈来说,经济实惠又参与度广的广场舞成了是他们最佳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嘲笑大妈们的品味和格调自是很容易的,可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嘲笑呢?在生活如此匮乏的情况下,不跳广场舞,我们又能给大妈们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作者:冯诚 留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