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家里无意中翻到一本名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小学生读本。书本后夹着一份作业,是这本书的读后感。老师在下面的评语是,“这篇读后感的小作者流露了真实的情感,全文结构合理,多使用排比句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落实到‘为振兴中华而学习’上,切合实际。”
仔细一看,当时我流露中的真实情感是——“阅读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本书,我为香港屈辱的历史而悲愤,但更为香港同胞与帝国主义者侵略英勇的斗争而感动;为西方殖民者的残暴统治而愤慨,更为艰苦奋斗的同胞们即将回归而翘首企盼。”
今天看来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我小学时写的作文。但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香港的认识是,香港被满清政府无情割让或租借给英帝国主义,为此香港人们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殖民史,书中的香港同胞与今天占领中环的香港人看起来像是两个族群。
和香港略微不同的是,虽然历史课本大段的书写了台湾同胞反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以及“一国两制”的好处,但因为早年我的家乡闽南地区可以收看到台湾电视节目,对台湾有较为具象的感觉。尤其是逢台湾地区选举时,在那个民进党人还未上台的岁月里,男性家长们会边看直播边操心国民党的选情,电视里各种政治人物说着我们能听懂的闽南语,台湾人的轮廓真实可见。大学军训时,“统一祖国”等几乎是每个方阵必喊的口号之一,而且没有任何违和感。
这种课堂教育对青少年时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哪怕后来接触到真实的香港人和台湾人,依然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怀。在大陆,虽然许多网友在涉及到物价、户籍、司法等问题上十分不满,但这些批评者遇到香港和台湾问题时,态度会发生180度转弯。一方面,长期“让利”、“给港澳台同胞”送上一份大礼等宣传会让许多大陆人认为,在与香港和台湾交往过程中,大陆是让利方,台湾或者香港一出台针对大陆资本、人员准入的把关条款,都会被部分大陆网友视为“白眼狼”。另外一方面,也许有不少年轻人对港台社会发展模式及更健全的制度建设投以羡慕之情,有甚者还会表达对台湾政治人物的欣赏,但一旦涉及“统独”问题的认识上,会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小清新”好像也不够掩盖那根脆弱的红线,比如张悬在英国演唱会上亮“青天白日旗”就曾“伤害”了这些年轻人的感情。
近年来,因为香港自由行、两岸之间恢复人员正常来往后,台湾和香港与大陆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的今天,“香港人”、“台湾人”、“大陆人”都被贴上了标签,一些小事件都会引发群体荣誉感骚动,进而变成网络骂战。
读大学时以及此后的媒体从业生涯中,获得不少出差两地的机会后,我曾天真以为台湾和香港因为文化上较为接近,可以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两面很好的镜子。甚至会进行比较,港台对大陆的意义何在?作为大陆人,可以从二地借鉴到什么经验?有些时候还会主动为这两个地方出现的一些问题寻找答案、思考其出路,有点瘦子替胖子担忧营养过剩会导致脂肪肝的味道。
不管是小清新们的红线情怀和群体荣誉感还是我这样视其为镜子的情怀,似乎都对台湾和香港赋予太多的期待和角色。许多大陆年轻人难以接受台湾人越来越没有文化认同,那些去台湾读大学的大陆学生经常出现在各种质问李登辉演讲的新闻中,企图与李登辉等立场偏绿的政治人物辩论,并且苦口婆心地对他们周围的台湾同学进行“谆谆教诲”。
我也常反思,自己以及不少朋友那种“从大陆人的主体性出发,企图从台湾制度变革、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经验是中寻找对大陆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时,多少也有点一厢情愿,对“同文同种”的台湾香港的辐射作用给予太多期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同文同种”和地域上的天然距离,港台文化圈、知识分子、媒体曾比南方周末还充满热情,试图让人们读懂中国。但在今天,他们更加关注是如何其坚守的核心价值不受大陆影响。
于是,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互联网上,杜汶泽为他的“有本事别让我来内地”等话付出了代价,被很多网友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紧接着,经由国台办主办的中国台湾网等渠道,陈升接受台湾媒体采访这几段话传入内地,并被各门户集体展示于首页,掀起了杜汶泽之后的新一轮所谓的网络“抵制”。
地域之间的歧视和矛盾是永远不可能消失,心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价值认同、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经济体之间。哪怕是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排外言论的激烈程度一点都不亚于部分香港人。比如有一些北京本地人称外地人为“外地X”,比部分香港人所称蝗虫难听许多。甚至哪怕两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倒挂,也会有“曾经的优越感”,比如在恒大等中超俱乐部新闻后的评论里,关注赛事本身的球迷远比称广东人为猴子的北方俱乐部球迷少许多,虽然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过许多北方省份,而“猴子”的称谓背后的优越感来源于歧视者自认为是“中原正统”。
面对台湾和香港时,同样也是如此,你的大陆,他的台湾,她的香港,台湾和香港可以视为有意义的他者,但完全没必要要投以极为特殊的情感。虽然一些声音很刺耳且不理智,但也反映了这种声音在当地有很大的市场,就像抵制他们的声音在大陆有较大的市场一样,而这才是值得思考的——是什么让两岸三地的名人乃至普通人的言论和孤立的事件如此容易被上升到地域主义和尊严保护层次?交流越多,反而嫌隙越多、情绪越对抗?这种抵制形成了一个怪圈,让两岸三地看起来像是相互仇视的异乡?
作者:郑东阳 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