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顽强抵抗后,瑞士银行业终于不情愿地打开保险箱,向世界摊开了自己的隐秘账本。
在5月6日于巴黎召开的欧洲财长会议上,四十多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关于各国政府共享纳税人境外金融账户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项旨在堵住跨国逃税漏洞的标准由经合组织(OECD)制定,其草案早于今年2月中旬发布,得到了G7和G20的竭力支持。
作为管理着总额高达2.2万亿美元资产的世界最大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有史以来首次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该国公民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一方面象征着这个孤立主义国家决定告别坚守无条件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悠久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打击逃漏税的全球协作行动的重大突破。
除了OECD和G20成员国之外,与瑞士一起签署协议的还有另一个位于亚洲的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以及开曼群岛和泽西岛等“避税天堂”地区。OECD负责税务方面的官员因此乐观地对媒体表示,这一突破将使滥用银行保密屏障来避税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几百年来,瑞士让全世界深信不疑,把钱存进了自己的银行,就相当于放进了永远不会失窃、也不必担心遗忘密码的保险箱,而且保管它的人绝不会打听这笔钱的来源及合法性。这曾经是瑞士银行业最引以为豪的信誉口碑,与钟表业一同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片。但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金融业透明化浪潮冲击下,它越来越变成一笔毁誉参半、渐至臭名昭彰的负面遗产。
2013年4月初,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调查记者协会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该协会通过对英属维京群岛、库克群岛和其他地处公海上的“避税天堂”历时15个月的调查,发现了数万名在这些地方隐匿财富的富豪身份。其中包括阿塞拜疆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的夫人奥尔加和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埃·马科斯的长女,这份长长的名单上还有西班牙王室成员、法国国家电力公司前高管、与前总统苏哈托有牵连的印尼富商等等。
事实上,这份调查报告揭露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据英国《卫报》报道,目前全球的“避税天堂”可能藏匿着总值20万亿至32万亿美元的惊人财富,其中一些资金甚至已经“隐姓埋名”长达30年之久!而多年以来享誉世界的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则被认为是这一大笔不义之财的首要庇护者。
为了撬开这个被怀疑窝藏了逃税、腐败、洗钱等罪恶勾当的神秘保险柜,美国政府在过去30年里向瑞士当局施加了强大而持续的压力。随着近十多年来国际反恐战争的需要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大型金融机构触目惊心的暗箱操作,来自华尔顿和布鲁塞尔的敦促愈加紧迫,令倔强的瑞士人逐渐失去了抵抗之力。
2009年,控制瑞士银行业70%市场的两大银行集团之一的瑞士银行(UBSAG,简称“瑞银”)向美国司法部门投降,承认协助美国纳税人在海外藏匿资金。它随后向美国政府支付了7.8亿美元罚金,并交出了四千多名美国客户的身份信息,后者还在这次行动中追回了60亿美元税款。瑞银之所以没能像以往那样顶住压力,是因为美国司法部威胁将对其提起刑事指控。
这是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史上第一次遭遇重大挫败。有了这个先例,口子便迅速越开越大,以至于瑞士不得不修改法律并与美国签署相关协议,以便使更多瑞士银行向美国司法部门提供客户信息的行为在瑞士国内变得合法。自那以后5年里,在美国,已有数以万计的纳税人承认拥有未申报的账户并为此缴纳高额罚金,其中还有人受到刑事诉讼,甚至锒铛入狱。
但美国政府仍不罢休,国会在2010年通过《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简称“Fatca”),它要求外国金融机构主动向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简称“IRS”)报告美国公民以及美国“绿卡”持有者(不管他们居住在美国还是海外)的信息,只要这些人在美国以外开办了银行账户。该法案按计划将从今年7月起生效,预计将影响生活在美国与国外的数百万美国纳税人,市场分析人士称它是“一张用以在世界各地强制推动透明度和减少逃税行为的罗网”。
Fatca强硬规定,不与美国国税局合作的海外金融企业将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若有隐瞒被查实,则该美国人在美国境内的所有收入中的30%将被作为罚金没收。迫于这一强大威慑,包括瑞士、新加坡和以色列等著名“避税天堂”在内的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得不与美国签署相关协议,承诺遵守Fatca,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先后表达了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意愿。根据协议,美国也将“对等地”向签约国提供可能利用美国作为避税地的该国公民的信息。
今年初,美国政府又盯上了瑞士两大银行集团中的另一家——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简称“瑞信”)。国会一个专门委员会出具的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指控瑞信曾在美国签证申请过程中进行虚假申报,利用隐秘渠道与客户开展业务,并销毁文件,以帮助逾2.2万名美国客户逃避美国税务。迄今为止,已有多名涉案的瑞信前员工被逮捕。
实际上,瑞信只是美国正在针对富人逃税案件而大规模调查的14家瑞士银行之一。不仅如此,美国检控方还将调查范围从瑞士的银行业进一步扩大到该国保险业,这迫使著名的瑞士人寿(Swiss Life)不得不向多位美国客户退回了他们早些年投保的投资连结险保单。
5月6日在巴黎签署的这份新标准,正是OECD以美国的Fatca(《海外账户纳税法案》)为蓝本而制定的。
对欧洲历史略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在西欧,瑞士人素以保守和孤立(有些人直言“自私”)著称。这里所说的保守,是指弹丸之地的瑞士特别珍视自己的民族独立、公民自治和个人自由的传统,不愿意轻易改变。瑞士人对任何加强政府管制、特别是需要让渡一部分主权的国际监管的企图都怀有根深蒂固的疑惧情绪。瑞士人既没有兴趣去管他国事务,也绝不接受他国干涉本国事务。因此,瑞士奉行孤立主义对外政策,拒不参加几乎所有国际组织,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尽管日内瓦云集了世界上最多的国际组织总部。这里顺便说一句,直到现在为止,著名的梵蒂冈教皇卫队仍然由清一色的瑞士人组成,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瑞士人对待传统的顽固态度。银行业的保密制度,便是瑞士人诚信至上但又孤立自私的复杂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然而世界毕竟在变化,全球化时代所独有的众多新问题和新风险,都不是几百年前奠定隐私保密制度的瑞士银行家先辈们能够预见到的。况且,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像瑞士人那么忠诚守信。其实,若仅从尊重个人自由传统的角度说,美国人并不比瑞士人更不保守。但由于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深知这种隐私保密制度在资金全球自由流动的当代所蕴藏和滋生的弊端,并受害最深,这是美国不懈逼迫瑞士摊开隐秘账本的根本原因。简言之,这种客户隐私保密制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的自利性——它将这些外国资金吸引到了瑞士,却将有可能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逃税、洗钱、贪腐等罪恶层层包裹起来,令外国政府无从追查。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貌似坚守信誉的制度,其寿终正寝是迟早的事。
据说,5月6日的协议签署以后,已有一些瑞士银行的账户主人开始将大笔资金转移到几个继续抵制透明化的离岸中心,如巴拿马和迪拜。但这些“看不见的顶层”富豪们的好日子显然已经屈指可数——由于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大国和经济体的积极推动,这些离岸中心未来必将遭受与日俱增的巨大压力。OECD也许在今年内就会开列一份不签署税务信息共享协议国家的黑名单,并对它们施以压力乃至制裁。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眼下美国的私人理财顾问对客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忘了保密性吧,透明化是长期趋势。”
(据英媒报道,世界最大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详细资料。这象征瑞士告别几百年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重大突破。据悉,瑞士财富管理行业庞大,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
作者:陈季冰,上海人,曾主持《东方早报》财经与评论工作,目前就职于《上海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