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剪刀石头布,而网民们却是以剪刀石头布的心态对待科学时,到底谁更可笑,又是谁赢了谁呢?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怀旧。70后们大都会忆起小时候玩过的简单游戏,比如,“石头剪刀布”。只不过30多年过去了,我们从没想过“石头剪刀布”也会走到科学的舞台上。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人民网发出一则消息,为拥堵沉闷的假期注入了欢乐。消息称“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网站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石头剪刀布的一个制胜策略。研究人员招募了360名学生,将他们分成六组,随机配对玩300轮石头剪刀布游戏。通过观察学生使用的策略,他们发现了获胜者习惯使用的游戏策略。”
【一】
媒体蜂拥而至,这项研究也被概括为“科研人员发现了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媒体简单梳理了该研究论文的“核心”:根据该研究论文,玩家往往倾向于采用上一轮赢了的策略,而导致其输了的策略,玩家往往会在下一轮中更换。比如,一个人上一轮比赛出了石头赢了,其下一轮会倾向于再用石头,而如果其用石头输了,下一轮可能会选择换布或者剪刀。
这样的“重大发现”会遭遇什么样的舆情?想都不用想,网友们如果不吐槽炮轰那简直枉为网民。“小学生都懂的策略还需科研人员研究?”——这算是比较激烈的反应。貌似中肯的质疑是,“科研经费用在这样的项目研究上,算不算浪费?”
但凡被网民瞧不起的科研项目,大都绕不过“是否浪费科研经费”这道坎。荆楚网的评论指出,“什么样的项目值得去研究,是有一定标准的,简单说,就是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能够转化为经济效果,是否能产生社会影响。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即使能做到百战百胜,除了能让小屁孩多赢别人几颗糖果,多得到几次刮别人鼻子的机会,笔者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
违背科研经费的真正用途、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这样的质疑之声并不鲜见。于当下中国而言,科研经费之乱像是学术界的一道伤疤,也是公众的心头之痛。所以,公众对科研经费用途的敏感理应理解。但是,什么样的科研项目才具备学术价值?这个答案在大多数国人眼里是很“单纯”的,那就是“有用”,能产生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进一步说,这个“有用”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否则它就是飘渺的,甚至是“闲得蛋疼”的人才会去研究它。时时强调“有用”,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有用”,这何尝不是一种功利,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正因如此,《北京青年报》的评论认为,“对于科学研究,公众不妨保持以一份宽容的姿态,为研究者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应该允许科学家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动辄指责,只会令研究者畏首畏尾,难有创新突破。”《京华时报》的评论剥下了科研必须“高大上”的“外衣”,同样在呼吁公众要学会宽容:“虽然我们已经厌烦了‘填补’‘深远’‘重要’这样的语汇,但我们还没学会放松心态去面对学术,跟学术轻松地‘调情’。”
【二】
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真的就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吗?也有用心的媒体相对完整地还原了这项科研的主旨:研究者们寻找的不是怎样玩赢石头剪刀布,而是通过人们在石头剪刀布里的行为来判断哪一种理论更能预测人类——是传统博弈论的纳什均衡,还是演化博弈论。
就像我们都知道1+1=2,但不知道为何1+1=2一样。我们都知道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什么样的结果是赢的,但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赢的。当大多数国人都感觉自己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理性时,其实还必须得承认一个现实,我们还远远没有进步到“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程度。我们还更多习惯于别人告诉自己一个答案,然后沿着已有答案的既定轨迹惯性前行。没有人愿意否认自己热爱科学,但科学讲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可惜我们只注重“知其然”,我们对科学远没到达真正热爱的程度,我们也很少去真正体会思维的乐趣。
所以,《钱江晚报》的评论呼吁人们要以敬畏之心看待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常识里有科学,但常识也会麻痹对科学的追求。苹果往下掉是常识,是不需要论证的常识,可牛顿从中发现的是万有引力。囚徒困境放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个互相拆台的道德问题,但在科学家眼里就是博弈论。前者不可预知,后者必有其果。这就是所谓的常识和科学的区别。”
中国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尊重常识,但做不到尊重常识背后的科学,这大概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经验社会有关。对经验、对常识的重视超越了常识经验背后的科学,这也导致媒体在报道科技范畴的新闻时不够科学。《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同样指出,“一些媒体哗众取宠式的报道,将舆论的关注点引到剪刀石头布本身,而非相关博弈论的研究。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报道者科学素养不足,以及不少媒体专职科技记者匮乏等深层次问题。”该评论同时还以欧美一些报道为例,指出他们对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视和专业。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纽约时报》对于相对论的报道。当时,针对不少人不理解广义相对论而提出的责难,《纽约时报》接连发文劝告读者,不要因为全世界只有十二人懂得“这位突然著名的爱因斯坦博士”的理论而怪罪。
没错,一条极其简化的科技报道,引爆了网民们对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调侃。公众可以对科学界的浮躁表达不满,但在断定别人的科研价值之前,是否先检视自己的发言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呢?乔治·奥威尔曾写过,“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当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剪刀石头布,而网民们却是以剪刀石头布的心态对待科学时,到底谁更可笑,又是谁赢了谁呢?
作者:陈方 专栏作者,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