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日明: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即将开始

用不了几年,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郊县来说,都将面临农村青壮劳动力枯竭的危机。

 

188万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100万,比例达53%,昌平区成为北京市唯一的“外来人口比例倒挂区”,为此,昌平区立下人口调控“军令状”,未来将严控外来人口,尽快将外来人口比例降低到50%以下。

京沪广深等地,外来常住人口已成规模。201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全市的38%;上海常住人口2415.1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90万人,占全市的41%;2012年末广州市区常住人口为778.1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80万人,占全市的36%。

除此以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2013年底,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人,按照一定的漏登率计算,广州实际居住的流动人口约为837万人,而广州市区的常住人口才832万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总倾向于低估城市居住的外来人口,2000年与2010年的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当年城市化率分别提高5.33%和3.09%,远高于平时,差异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低估和漏报。

外来人口过多对城市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就现有城市的发展思路来看,城市无疑是在吸引外地人移民。几乎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都是按照常住人口来设计的,如轨道交通、住宅建设、商业区规划等等。更进一步,如果没有净人口流入,这个城市也是没有吸引力的,所谓土地拍出天价、繁荣的商业区也无从谈起。人口净流入是支撑起城市每年数万亿土地出让金的基础,而土地出让金是近十年地方政府最主要的非税财政收入,占地方政府收入的半壁江山。

外来移民的好处还在于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现有城市的退休人员在岗时缴纳的养老金非常少,其养老金支付依赖于目前在岗职工缴纳的基金。问题是这些城市的户籍人口已经老龄化,在岗职工缴纳的基金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城市都在依靠外来的年轻劳动力缴纳的养老金弥补这一亏空。

人口净流入对城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养老金缴纳,更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中国目前从整体上呈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农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农业收入依然低迷的情况下,农民向城市移民整体抑制了城市的劳动力价格,尤其是低端劳动力的价格,如餐饮、理发、保洁、家政等。

然而大多数地方政府看不到外来移民的好处,在对待外来人口流入的问题上,挑三拣四,只希望引进高端劳动力,要求他们拥有名校学历、金融专业、能进行高科技创业,不惜血本给房、给户口。对于废品回收、建材装修、农贸流通等行业从业人员态度就差多了。他们没有看到,没有这些低端从业人员,谁来为高端劳动力服务?没有外来人口,本地人能承担得起这些城市的必要服务吗?

现在的地方政府还可以享受一段美好时光,因为农村还有青壮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还可以挑肥拣瘦,还有时间抱怨城市里人太多了。现实也是残酷的。中国人口13.7亿,2013年城市化率53.73%,以70%的目标城市化率,还有2.2亿农民可以向城市转移,问题是这2.2亿中,很多人可能已经在城市中了,但并未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如在城市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农村家中,仍被登记为农村家庭的常住人口。这意味着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潜力越来越小了,可能用不了几年就停止了。

这意味着以往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局面即将停止,城市将不得不面临从其他城市吸引劳动力的压力。城市从农村抢人相对容易,只要有就业机会、有钱赚,农村移民就愿意到城市里打份工。但当这个农民变成工人、市民的时候,其他城市再想吸引他过去,单凭就业机会肯定是无法满足他的。如果说城市是狼,农村是羊,那农民向城市转移就是狼吃羊,而羊被吃完以后,城市之间再想扩张,将不得不从其他狼口中抢羊。

事实上,北京昌平区,户籍人口不到60万,2011年外来常住人口就超过户籍人口。人口多了,才有昌平的发展。房山、密云、平谷几个县的外来人口不足10万,难道昌平要向它们学习吗?用不了几年,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郊县来说,都将面临农村青壮劳动力枯竭的危机。

眼下,各大省会城市、发达地级市及县城都在大张旗鼓地建新城、设新区,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和一二线城市抢人的局面,他们准备好了吗?为长远计,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早建立起吸引劳动力的优势,就能在城市间抢人大战中占据先机。广阔的工作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质的社会福利都必不可少,政府更不能出现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口号,否则将眼睁睁看着大型城市、核心市区把自己手里的人抢走。

作者:聂日明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