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保孜
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开幕。
大会开幕的第二天,邓小平夫妇、姚文元、陈锡联、华国锋、吴桂贤、李素文等政治局委员们应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邀请到了大寨。
这些政治局委员中唯有江青特别显眼,她头系白毛巾,也像北方汉子那样前额系个结,身背军用挎包,一身灰色中山装。
粉碎“四人帮”以后,曾有一段相声,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江青在大寨劳动的滑稽场面。实际上,真实的场面比相声说的还要滑稽三分。江青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就像在拍摄某个影片的外景,她不仅自演还要自导,指挥摄影记者一会儿拍这个角度,一会用逆光,一会儿又是背景太乱不能拍……
挖了防空洞后,大家又继续赶路。
“下车下车,到了到了。”江青突然改变略带颤音的拖腔,干脆利落的像个指挥官。这次她唱主角,她要为政治局的委员们在大寨山上拍摄照片!
野趣盎然的田野,开阔、宁静而又清凉。委员们长期被公文蝇头小字困扰的视线立即被眼前的自然景色吸引了,透出振奋欣喜的神情,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围在一起远眺、闲谈。
江青摆开摄影的“战场”挨着个和政治局的委员们拍照、合影。
背景是一片沉甸甸弯挂着头的谷子地和碧蓝的天空。
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到山上后,没有加入谈话和照相的行列,而是在一边看谷穗,与陈永贵、郭凤莲等人交谈,规划大寨的未来。
江青用眼睛瞥了瞥站在一边的邓小平夫妇,放下照相机,跑到他们跟前,拉着卓琳的手就走,“来来,给你们夫妇也照一张合影。”
邓小平平静地笑笑,说:“算了,我们就不照了。”
“来吧,照一张。”江青很热情。
卓琳走到邓小平的身边,默默地理了理邓小平的衣服,沉静地站在丈夫的身边,微笑着面对江青的镜头。
杜修贤也走上去将镜头对准他们夫妇,江青在拍摄时,杜修贤在旁边看见有好的镜头也抢拍几张。这时杜修贤从镜头里看见邓小平神色忧郁,微微地拧着眉,好像很不情愿。在场的人都感到一种情绪上的微妙,昨天开幕时的不快阴影又重新笼罩在大家的心头。
江青似乎没有体会这些不快,忙着给邓小平夫妇选角度,对焦距,拍了一张合影。
江青在给邓小平拍照后,又将镜头对准陈永贵,陈永贵憨厚地站得笔直,他一身黑色土布衣褂,融身在家乡的天地之间。他由衷地表达了内心的自豪。许多年以后杜修贤总是想,如果陈永贵一直在大寨苦干下去,那么他是一位王铁人式的农民“铁人”。可是他被政洽风云掀到北京,而后遮盖了大寨的最初本色,这不能不说是个令人惋惜的结局。
杜修贤见江青拍完了,就答应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给他们和邓小平照一张合影,这时邓小平脸上又露出了平时的微笑。
杜修贤刚照完,没想到江青的几个警卫员也要和邓小平合影。他可能刚才见自己的首长热情地为邓小平夫妇照相,以为自己也可以和邓小平合影。杜修贤当时心里闪过诧异,江青不会有意见?但他又不能说出来,只好征求小平的意见,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杜修贤就给他们拍了合影。拍完后,警卫员回到江青的身边,江青已经拉下了脸。回去的路上,杜修贤就听见江青火气冲天地问她的警卫员:
“你是跟我的,为什么要和邓小平合影?嗯!”警卫员骇得也不敢答话,像个犯了错误,耷拉着头跟在江青的身后。
江青的摄影一直拆腾了好久才收摊子。一口气叫江青干掉了十几个胶卷,反正她照相只需要动动指头、按按快门。“喀嚓”后的一切全由新华社的记者包了,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派人往北京送胶卷冲洗,然后又送回大寨让江青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