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招聘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义乌市从去年12月份开始,经过近5个月的资格审核、考试测评、考察和体检,5名聘任制公务员将于近期走马上任,聘期5年。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合同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在30万元到60万元之间,试用期考核或者年度考核不合格将被辞退,5年聘任期满后也有可能不再续签。(5月4日《现代金报》)
近年来,公务员分类改革和养老双轨制并轨规划动议得多,而实质性推进几乎举步维艰。这种情势下,义乌效仿深圳开启了公务员聘任制的“破冰之旅”,理论上,既打开了一条引进人才的“新通道”,也打破了公务员“铁饭碗”的常规概念,不免会被舆论寄予期待甚至迎来叫好声。倘若此,则是忽视了对其改革价值的深层审视。
很多网友将矛盾的焦点,聚焦于30万元到60万元的超高年薪,并且认为目前公务员考核已经沦为一种流于形式的“过场”,由此,有可能让聘任制公务员变相成为“铁饭碗”。据实而论,动辄几十万元的年薪,确实给民众一种政府部门财大气粗、花钱不受约束之感,其正当性存疑。但是,年薪定位也好,考核程序也罢,都属于技术层面可以调整的问题,基本无涉改革主旨。
真正的矛盾焦点在于公务员编制数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本届政府曾反复“约法三章”,其中之一即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按照这一施政要求,无论是委任制公务员招录,还是聘任制公务员招聘,都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上一年度,到底有多少人因辞职、退休、开出公职等腾出了编制名额,从而为招聘留下了空间。
义乌市招聘的聘任制公务员,均占用了行政编制,只是没有行政级别。那么编制何来?是扩编而来还是空编所致?相关公告语焉不详。这就给改革附带了明显的遗憾色彩。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并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固然是改革大方向。但这种改革最需要从存量开始,而非增量试验。否则就有为了迎合改革而招聘的嫌疑。
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义乌招聘的5个岗位,比如电子商务分析师、规划编制、物流信息规划等,既有专业性较强的事务管理色彩,也有较为明显的市场领域性质,政府部门与其高薪揽才,不如向社会购买服务,通过市场竞争促进技术不断创新,从而购买到最新技术含量的市场竞争成果。
说到底,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要严控规模,做到“只减不增”;二是要在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过程中,明确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通过购买提供服务的边界,并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核定职能和编制,做到权责对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务员正常的退出和吸纳机制。否则,存量改革按兵不动,只在“增量”上做些微尝试,其试点改革的经验就很难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燕农 河北高校教师、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