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舌尖上的中国》拯救不了纪录片的命运

 纪录片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文化日益取代精英文化成为主流,2000年以后,电视纪录片日益被观众疏远。一方面,轻松欢快的娱乐节目和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攫取了观众市场,另一方面,纪录片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它的收视前景。

《舌尖》勾起的纪录片往事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除了满足“吃货们”的诉求,纪录片这一载体本身也受到了关注。

“影院时期”的新闻片 

在中国,纪录片最开始是以新闻片的形式出现的。1911年,戏剧工作者朱连奎、夏月润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拍摄了反省辛亥革命的《武汉之战》,1913年拍摄了《上海之战》。这两部纪录片的出现,开创了民间纪录片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

上个世纪2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纷纷投资电影业,中国电影获得了较大发展。这个时期成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促进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新闻纪录片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加,甚至出现了大型文献纪录片。

回顾中国纪录片的历史,黎民伟扮演着重要角色。黎民伟是民新影片公司的创始人,1913年,他在香港创建和主持人我镜剧社期间拍摄了故事片《庄子试妻》,由于这是香港的第一部影片,他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与当时大多数把电影当作娱乐或赚钱工具的电影商人不同,黎民伟认为电影不仅能供人娱乐,而且能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明确提出了“电影救国”的口号,并在当时中国电影业远离中国革命的情况下,拍摄了大量表现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

民新影片公司的创始人黎民伟工作照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黎民伟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1924年1月,中国国 民 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亲自担任摄影师拍摄了有关的新闻片。

1923年7月,黎民伟在广东拍摄孙中山与蒋介石坐火车北上视察。黎民伟为国民革命拍摄的纪录片留下珍贵影像史料。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有声电影的问世使新闻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段趋于完善。国 民 党政府越来越重视新闻纪录电影的作用,不仅加强对民营影片公司的利用和控制,而且成立官营影片公司。进入30年代,中国 共产 党意识到了新闻纪录片的重大影响,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片。

抗战时期,民营电影公司拍摄了《上海抗日血战史》《长城血战史》《华北是我们的》等纪录片,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东北民主》,华北电影队拍摄《钢铁第一营》《解放石家庄》等。

纵观这个时期的纪录片有几个特点,因为当时还没有电视,只能以荧幕的形式播放,这个时期的纪录片被称为“影院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大多集中在反映国家命运方面,这些纪录片又被称为“新闻片”。

脱离了新闻片的纪录片 

新闻片与纪录片的真正分离还是在文革后。新时期中国纪录片领域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电影纪录片逐渐衰落和电视纪录片迅速崛起。影院纪录片时代,因为素材单一,新闻纪录片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观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教式的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多层次需求。

纪录片与新闻片分离后,纪录片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电影工作者在摆脱新闻片的影响以及尝试纪录片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电视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国外合作拍片的方式也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在这个时期,纪录片在题材方面已经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报道型、抒情型,文学型,以及大型系列片等样式开始出现,知识性欣赏性的风光品也大受欢迎。

20世纪80年代,《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引起的反响出乎人的意料。这部纪录片一共25集,是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在央视首播,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映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当时制作这部纪录片时,编剧陈汉元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宣传色彩越淡越好,一定要贯彻恩格斯的一句话:‘把我们的观点隐藏在字里行间。’”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优秀纪录片脱颖而出,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1980)、《话说运河》(1986)等都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

几年之后,《望长城》的出现又把中国纪录片推向了一个高度。199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大型系列纪录片《望长城》,影片以摄制组的活动为线索,动态地表现了长城两侧人民的生存状态。影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自始至终的同期声、主持人的积极参与、长镜头的广泛运用、追踪拍摄事件的进程,所有这些手法都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鸣。这部影片带动了一大批同类风格的电视纪录片的出现,如《远在北京的家》、《大三峡》等。此后,电视纪录片迅速成为电视节目的新时尚。

中国纪录片短暂的春天 

很多人都还记得20世纪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有一个栏目《生活空间》,可以说,《生活空间》就是电视纪录片春天的样本。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广告语,该栏目以纪录片形态力图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文化教养,以反映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方法,在平凡中见惊奇,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和创造生活的热情。

人文关怀,平民视角。弱势群体和非主流的边缘人开始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角。这个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更关注“过程”,大量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记录完整的生活流程,为观众提供开放、丰富、真实的信息场,是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生活空间》节目火爆的背后,是新纪录片运动的崛起。电影纪录片开始走向市场,电视纪录片则采取了栏目化的生存方式。在《生活空间》面世之前,1993年2月,上海电视台开辟了全国第一家以纪录片为主题的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而且是在主频道晚8点的黄金时段播出。该栏目播出的《摩梭人》、《德兴坊》、《毛毛告状》、《远去的村庄》、《大动迁》,由于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命运与情感而受到广泛欢迎。

电视纪录片的收视率在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参加了国际影视节,并且获得了承认。1992年,宁夏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合拍的《沙与海》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这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1993年,中央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再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这是中央电视台首次获此殊荣。1997年,法国的真实电影节将大奖颁给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这些纪录片的共同特点是,制作者花费很长时间与拍摄对象相互交流,深入观察和体验他们的生活,然后才开始影片的拍摄工作。

遗憾的是,纪录片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文化日益取代精英文化成为主流,2000年以后,电视纪录片日益被观众疏远。一方面,轻松欢快的娱乐节目和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攫取了观众市场,另一方面,纪录片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它的收视前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又在中国纪录片低谷中掀起一个小小高潮。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元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我们第一次把纪录片单个作品完成了市场延伸。据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介绍,《舌尖2》则是一次市场化运作的尝试。《舌尖2》在立项之初就进行了项目招标;节目播出的同时段,天猫网开启《舌尖》美食同步开售,果壳网推出“舌尖”APP发布官方菜谱。

人们已经意识到,过去拍一部好的纪录片,它可能只是一部好的作品,但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更是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产品。从这个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我们也很难说《舌尖》能够拯救纪录片的命运。

作者:陈方  专栏作者,资深评论人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肖册说道:

    本人厨师出身,几年学厨,几年工作,几年做服务员。最大的兴趣是在吃饭的过程中和客人交流吃。其实,如果单说做餐饮,挺累。机械的工作,一身职业病,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厨师在家往往都不爱做饭。因为在外面给人做的太多了。
    所以,现在跳出餐饮了,但是从老师傅那学到的东西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爱好。
    特别有感于《心传》那集。有些东西真的是师傅给你一条道,剩下的就自己去悟了。往往做出美味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盐几克白糖几克,师傅就叫我们一条,自己尝味道,记住这些味道。
    技术全在里面。
    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悟。
    其实对于很多吐槽的人来说,可能有各种槽点。
    但是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作为一个厨师和吃货综合体的圣经。
    里面讲的,更多的是跳出了技术层面以外的东西,说白了,整篇贯穿了一个情字。
    你做的菜怎么来的,怎么做的,为谁而做的,
    作为一个常年在厨房的人,其实,当你做出来的东西,达到食者的认可,是最幸福的。
    《舌尖》想告诉你的是,食物,永远都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各种各样的获取方式。
    但是,这些花样告诉我们,我爱它们,我爱你们,我爱家人,我爱自己。
    有时候看《舌尖》常常会情不自禁,
    因为真正的美食烹饪,永远都是用心调制出来的。
    不做餐饮已有4.5年了。永远感谢和怀念我的师傅。
    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舌尖上的中国》给予那么多奇怪的评论,好吃了就去喜欢,感动了就去流泪,遵从本心就好!
    如果非要从专业厨师的角度去评价,毫无疑问是給我们补上了珍贵的一课。什么是美食。什么是美食?好吃!怎样算好吃?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怎样做才好吃?
    美食的根源在食材,然后才是七分食材三分烹饪。何为上好的食材呢?食材的好坏一个鲜字就能全部概括,那何为鲜呢?自然生长为鲜,生长环境原始为最鲜,珍稀更为极鲜。
    有了上好的食材,不能错过它最佳的烹饪时段,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再采取合理的烹饪手段,说到合理的烹饪手段,我一直都坚持认为每种食材只有唯一的一种烹饪方法能将其变成美味,其余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只能为风味。比如说烤羊肉串,我真不认为羊肉哪种做法比烤出来的更美味。
    舌尖里的美食无不遵循这样的规则,而且都是切实存在着的,是能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只是因为不会操作,或过于繁琐,或地域局限使得我们无法将这些美食一一搬到我们的餐桌,因为成本更不能移植进入我们的餐厅,可是我们真的不能说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就是酸的,更不能说种葡萄只是为了欣赏的风景!
    一个国家没有美食不会失去人们对他得尊敬,但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美食会感到幸福。通过舌尖展示这些美食,让我们知道我们原来还有这么美食是自己不曾遇见的,食者追捧,事者追求,各自体会其中的幸福,难道不好吗?

    为什么我会想到日本的《深夜食堂》这个剧集。虽然走的路线不相同,但我觉得大家都想表达的是食物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纯想看美食大可以看其它做菜的节目,个人觉得美食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可能在节日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或许真正想让大家懂得就是人间情怀。中国本来就是重人情的国度,舌尖这样拍也无可厚非吧。
    我舅舅是厨师,从我记事起就在开饭馆。从小和他玩,和他看一些美食节目,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看电视里的人做完菜会评价比如说欠火候,食材过油的时候油温不够什么的。之后评委评价时经常和我舅舅说的一样!

    《舌尖》他也是很爱看的,一是为了看完之后自己有些灵感也做。我找他他经常发愁问我想吃什么,也会看很多美食节目杂志研究新菜。另外一个就是当然也是解馋啊哈哈。当然也少不了评价。。。

    我:“哇,这个什么什么菜看起来好好吃。”
    他:“不一定好吃,这个有点像你吃过的什么什么”或者“下次带你找个地方尝尝”或者“下次我做一次试试”
    幸福到爆~

    《舌1》虽然也难尽完美,然而看过之后的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把它作为一部真正的纪录片来放入脑海来收藏;
    《舌2》之所以差评如潮,其实完全不是坏事,这对于制作者来说,反而倒是一种变相的嘉奖,因为如此之多的关注和评价,正是缘于大家对于《舌尖》系列的期待与厚望,以及或多或少的希望落差;
    作为一名烹调爱好者、美食追求者以及一个传媒人,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然开始或者正在关注着有一定水准、有积极有益的思考空间的栏目或节目,并且开始尽情玩味和热情讨论它们,这无疑是可喜可贺的民情社情趋势,这远远胜过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谓“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去歇斯底里地关注那些娱乐至死的愚乐节目和源源不断地特供给脑残粉们的偶像和偶像剧。
    从这一个《舌尖》系列提供的全民思考和大众交流的机会来看,无疑我们应该向制作者们表达致敬,并且满怀善意地继续批评他们!

    奏控制、解说配音、情感共鸣等方面,在目前国内纪录片创作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这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尽管在《舌尖2》有跑偏+观众审美疲劳的嫌疑,但是从画面上还是故事上而言,他都是令人不会产生“这部片子是随随便便拍的”的感觉。
    但是,从另一个行业,就是从厨师的角度看来,或许此处就要省略一万字脏话了:
    这里火候不应该是这样!
    现实中摆盘哪会如此!
    这不就是隔壁大妈家的饺子吗!
    这厨师工作的时候这么开心有木有搞错!
    这么做法,怎么好吃!
    反正就是诸如此类的。
    但是需要注意到的就是,
    现实跟拍摄,现实跟美感,本来就是两回事啊!
    想要拍摄普通中国人的饮食,选材的确就是要普通的啊!难道要拍摄米其林三星吗!
    《舌尖》的观影目标群体,本来就是普通大众啊!
    如果说要想拍厨师喜欢的片子的话,那应该就是这样的……
    《米其林三星的创作秘籍》
    《从厨师到店长,成功路上酸甜苦辣》
    《老板,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之类的。
    而不是《舌尖》。
    但是,其实《舌尖》也有差评的地方
    .
    这个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才是重点,而不是美食,是通过食物来表现中国的文化,习俗,家庭,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食物在人们的迁徙,传承中的变化,影响,这才是重点。当然,不否认这集关于那个小女孩的有点煽情,但的确是中国当代社会上的一种现象,舌尖上的中国并不仅仅是来介绍食物的故事的,而是食物背后中国的变化。

    为赋新词强说愁 舌尖第四部
    为了家常而家常
    又远离家常
    为了不显得单薄和浅薄
    而故作深厚和深度
    并且对生活的体验非常表象化
    缺乏思考
    当然把关的总导非常失职
    不知道是要通过一种变态扭曲的爱来宣扬真爱
    还是不懂爱,强说爱

    ——一个给自己做饭的非厨

    原始手工和不实用。只能从工业角度来说是这样吧。我只能说最顶级的服装 名表还有等等,都是手工 定做的,不是工厂流水线出来的,成本肯定也高,但那就是顶级。同样的道理,一个真正尊重和享受那些美食的,肯定还是会选那些“成本高”的原始手工做的原汁原味,流水线出来的东西,味道各方面还是有区别的,道理就跟KFC和街边小摊的炸鸡腿一样。
    作为学过编程的,我想说,一个学过两三个月,写出的程序能正常运行的人,确实会说"或者一个不笨的学徒学段时间就可以搞定"。真的那么简单吗,呵呵。
    私以为,答主说的:其实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这些东西大都不实用,不妥。或许节目里介绍得不是那么深奥。不能说介绍的那些东西不实用,那些东西都应该是正确的,有问题的顶多是节目的介绍。

    片子确实非常粗劣。不用考察片子之外的东西,本身的制作就有很大的问题,比如简单的逻辑问题,提琴女都胖成那样了,还说做红烧肉是为了提高营养,这种说法实在是颠三倒四,片中的提琴又胖又圆,她需要的是运动,是合理的安排,不是中国式的死练,当然,死练并非就不能出成绩,只是以牺牲孩子的快乐,是不值得提倡的。
    再者说穷,片中说了奶奶病重,而女主还能出国演出,难道没有演出费?没有费用还敢出国?如果穷还敢搞艺术?搞艺术是要砸钱的,没有钱培养的艺术是很难培养,一个艺术生的培养,光是一年的学费就要多少?目前为止,天朝没有合理的奖学金体制来培养学生,这是普通学生,更不用说艺术生了。
    最后,再看提琴女之母的着装,谈不上好,但是不差是肯定的。普通人这么穷,还去买有折花的T恤?从成本论来讲,有折花肯定比没有折花要贵的。普通人这么穷,还用牛皮笔记本?普通人这么穷,还用DV记录上课?先不说DV多少钱了。普通人这么穷,还吃那么肥腻的红烧肉?如果母亲真的是普通人,不要说查字典,就算是请外教手把手都不一定能把英文句子写正常了,更别说写英文签证申请了。
    也许我上面判断的某些方面可能有些不太科学,但是一部记录片出现那么多的粗糙逻辑失误,不得不说拍的很粗劣。

    好食物是可以感动人的,自然就会浮现关于它的故事。至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一盘菜是小学时候奶奶炒的白萝卜梗,因为开学第一天害怕迟到所以吃的很快,饭刚煮好菜也刚离锅,吃起来汗流夹背却也酣畅淋漓。作为一个理发师,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发型是无法去定义的,而一个优秀的理发师应该专注于头发本身,不是靠外表和耍嘴。

  2. 伸手党说道:

    尖1的前三集真的很赞 前年我是看着直播喊叫过来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幸看的直播 可能是吃货们冥冥之中的原混

    但舌1的后面就开始 神散形散了 说白了 就是它讲了什么我记不住 说抽象矫情点 就是无法触及灵魂
    但是它依然火了 为什么呢 就跟星你的烂尾一样 当前面已经脍炙人口 人们的追捧已经不是开始的 看所看 而是希望通过看唤起曾经观感的G点 即使G点木有被激发 有点失望 我们也有强大的YY能力不是吗
    这就从心理上的追捧 置换成生理上的缅怀。

    至于舌2嘛 看完第一集 脚步
    我个人认为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美食与人的关系了。更加提高到了 自然与民族的关系。
    人在变 水在流 创造的视角与诉求也在变化。我依然觉得舌2很棒。请带着全新的期待去欣赏吧
    我比较担心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会带坏一个头,给一些纪录片制作者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我担心以后纪录片制作者去制作饮食节目的时候,只要找几个感人的故事和家庭,然后让他们做几道小菜就可以交工了。
    而且,最可怕的是,这样的纪录片,很可能很受欢迎。

    它成功吗?我觉得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是来自第一季的影响还是来自第二季它自己,很难说。
    我希望它的成功是来自第一季的余韵,这样,一旦它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就会学会去改正。
    然而,最可怕的事情在于,如果这种讲人文关怀不讲饮食,这种在故事、情节上下功夫而不是在饮食上下功夫的饮食纪录片还能够获得大人气,这可能就是真正的药丸了。

    这是一部让我留了很多泪的“纪录片”。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毫不夸张的说,《三餐》这一集让我泪流满面,是因为高考那一段。

    那是有关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考的一段故事。母亲李溪为了给女儿高欣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充足,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李溪每日给女儿换着花样儿做好吃的,女儿每晚认真学习直到深夜。李溪在蒿子杆茂盛的时候,亲自去田间采集,给女儿做当地名吃“蒿子粑粑”。演到此,仿佛还在说母女情,安徽菜,以及毛坦厂中学规模的庞大。

    不仅是李溪,其他家长也选择在午休时间给孩子送饭。看着已经有些衰老的母亲喂儿子吃汤圆的场景,我想哭。每天送饭的动力,就是希望孩子们考上好大学。高中那三年,几乎全家都在围着孩子转,一起帮着孩子努力考大学。我未曾经历过很艰难的高中生活,看到这里却深深羡慕着毛坦厂中学的孩子们,那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以后想来,自己曾经那么努力过,那是多美好而年轻的时光啊。我从不认为高考是不好的制度,至少,他给了每个人还算公平的机会,在那个阶段里,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的努力啊。

    高考前夕,很逗的男老师在讲台上讲话,“出关”一声吼出去,镜头立刻切换到整栋楼扔书的场景。你能想象到学生们的心情吗。熬了三年总算要一展身手的时候到了,那一盏盏孔明灯飞到天上,孩子们的愿望也越飞越高,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时刻,无人不在盼。那是千千万万颗年轻的心在跳动,每个人都向着人生前十八年最高的目标努力着。也许是好久未体会到努力过后迎来收获的心情了,看到他们放飞孔明灯的时候,我竟然哭了。

    这些想来让人泪流满面的小情愫,贯穿了《舌尖》第二季的每分每秒。我不想用看纪录片的角度看它,因为它早已超越了“纪录”这一层面。除了美食和中国,还有更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那些在我们内心深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情怀:故人,故土,亲情,乡愁,全都蕴含在这每集不到一个小时的纪录片里。这其中的滋味,岂敢轻易评判。

    前几天把《舌尖》第一季补上了。有句文案让我感动: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舌尖2的情怀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情怀和调调其实本身没什么问题,因为拍美食的片子那么多,你没有食物以外的内容,这片子就无法成立。其实第一季的成功也就是因为情怀。但第一季的情怀是朴素的和发现式的,它给予了人们很多惊喜和温暖。那些食物本身带来的记忆和生活的温度,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被食物安慰后的表情都让人欣慰。但是《舌尖2》变成了一种情怀前置的主题先行。第一季是通过食物自然生发出那背后的调子,但第二季是先设定一种腔调,再寻找符合主题且可以供售卖的食材予以证明那种腔调。于是,一切就显得颇为牵强。一集之中就出现了很多食材,出现了很多人,但是都是被切碎的,被剪乱的。
      8.相比于第一季,舌尖2的配乐和旁白显得昂扬了许多。这样一来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去日常化”的效果,配乐的剪辑太不讲究,切换之间都是生硬的转折和应付的态度。人们其实希望从舌尖这样的片子中感受到“日子”的味道,那种烟火气,那种为了生存挣扎之后被食物熨帖的可以还魂的精神。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舌尖2差得还远。
    还有叙事结构凌乱是第二季的一大顽疾,很多导演都有这个毛病。

    《舌尖上的中國·一》大概重在“舌尖”,而《舌尖上的中國·二》則重在“中國”。
    其中的差別很微妙,也很巨大。第一步作品用食物引出故事,第二部 作品則用故事托出食物。其實兩者間本沒有太多的優劣高下,不過如同陰陽兩面,相反相成。沒有故事的食物、或者沒有食物的故事,都無法同時承載“舌尖”与 “中國”。食物也好,故事也罷,更多的關注的其實都是背後的人。
    人生於土地,爲了傳承有時卻要離開土地,但在離開之時,卻又用舌尖將家鄉土壤的味道帶到八方。這是大地的味道,是坤地的厚生之德与乾天的健行之道的唱和,在天地之間,是人的生生不息,仁養萬物。
    八卦之中,兌爲澤,又爲口。其行于地上,爲萃卦。《易》曰:澤地萃,聚也,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這聚散之間,是天地萬物的一片深情。

    至於看點,比如那個手工榨油的鏡頭,那是力与美的完美結合,是對藝的不懈追求,在生活与勞動中修道。又比如那個學琴的女孩兒,全世界,可能再沒有一個民族的父母,會如此傾盡全部的汗水和心力在兒女的教育上,甚至扶老攜幼,甚至背井離鄉。

    作为周围每个人都有自己评论的学生党来说,对于舌尖2的态度多数是得到了“2没1好看”“2没讲啥好吃的,不怎么好”可是我却觉得2是一种心灵的美食,更偏重于“味道”。

    从电视台层面来讲,央视作为一个深深弘扬正能量,贯彻落实科发观的电视台,我们在舌尖2上是看到的远远超出了美食的单一性,从已经播出的两集来看,第一集《脚步》其中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人口流动等,美食只是其中的一个反映,美食随着人口迁徙的脚步,各个地域的美食传播,人口交融,这无非不体现了在现代化发展下的中国人口问题。第二集《心传》 其中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的传承,其中晒挂面,榨油的场景(同样还有第一季中的割麦人)让观看的我和父亲很意外,因为完全没想到会展示的是中国的古法(亦或是传统),同样,在如此发展的时代,这些方法在我们看来都是落后的,效率低下的,然而央视却积极地展示传统,暂且不论党最近的指导章程,总的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从社会层面来论,从已经播出的两集中所凸显的各类社会问题来看,无不是有最初的美食来引入的。民以食为天,美食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这里所说的美食不仅仅是入口那一瞬间,更是整个的制作过程。我小学的最后两年和外婆住一块儿,可以说那是我唯一经历过的“留守“的时光,让我最记忆深刻还是5.12后(我在成都,当时还有有点厉害的,毕竟是没经历过),身边的朋友都是父母陪着,只有我没有,那时候的滋味不好受,就像第一集中留守女孩的那句话”我知道他们要走,可是我没有办法让他们留下来”想必一定直戳大多数人的内心。
    后来我离开了外婆家,吃遍了各种地方的青椒肉丝,大厨名厨炒的很美很精致,却始终没有那种味道,这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美食。
    PS:第一二集中出现的故事很多,我只是选取了一件事,有很多的感动很多的心灵美食。大家都可以细细评读。

    我的评论很浅显,或许两段话中心各种不明确,但是舌尖2更多的是带给观众的心灵的感受。只是导演们编剧们,把这种感动用实在的美食表达了出来,不能说真真切切,只是大家意会即可,每个人都有感触,或多或少,重要的是自己的体会。
    你可以不喜欢,你也可以喜爱,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管你喜爱与否,你一定是有你心灵的美食的!你熟悉的味道!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