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奥巴马武装保卫日本的背后

奥巴马在访日之前就把“底牌”亮出来了,不仅首次公开承认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而且还对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表示赞赏。这两条足以改变日美关系的基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东亚地缘政治的剧烈震荡。奥巴马成为18年来首次以国宾身份访问日本的美国总统,在七天的亚洲四国访问行程中,日本占有三天两夜,凸显了这次访问中的“日本重心”,奥巴马在《读卖新闻》的书面专访中强调,“在我的领导下,美国和日本等盟国紧密合作,再度开始在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奥巴马不仅给足了安倍晋三面子,还给了足够多的承诺,而核心的目标是打造以美国为核心的主导亚太的新联盟,重申奥巴马的“再平衡战略”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2014年4月23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带着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位于银座的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享用晚餐。东方IC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在访日之前接受《读卖新闻》的是书面专访,既然是书面的,那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奥巴马肯定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之中,确认了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以及其他军事将领的说辞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美国政府的立场。这一立场转变也彻底推翻了之前美国政府一再重申的“不选边”的表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是铁定要站在日本一边了。这一表态也是安倍晋三孜孜以求的目标,有了奥巴马的撑腰,安倍晋三才有底气充当制衡中国的马前卒。奥巴马再次重申日美携手“主导”地区秩序,也终结了近几年日美同盟的摇摆状态,就像一对日久生厌的恋人又重新找回了激情一样。

毫无疑问,美国重建日美同盟的根本原因还是应对中国的崛起,此前中美军方领导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火药味十足,日美同盟的强化其实成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绊脚石。奥巴马为什么改变摇摆的姿态,公开为安倍晋三“站台”呢?首先是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掌控世界的能力不复当年,现在欧洲、中东都是麻烦不断,而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就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但美国一时之间还抽不出太多力量回到亚洲。就像当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的演说一样,让欧洲和日本这些盟友承担更多的责任。其次,东亚地缘政治结构出现了根本的变化,中日实力与地位逆转,日本对中国的戒惧之心越来越重,如果美国不能为日本提供安全承诺,那日美同盟就会出现难以弥补的裂痕,与其让日本与中国持续对抗,不如将日本置于中美战略的框架之下。

而自去年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出现了一些让奥巴马也感到惊诧的变化,推动奥巴马决意为安倍在钓鱼岛上撑起一把保护伞。去年中国在东海划定防空识别区,让美日感到不爽和惊讶,中国海权力量的崛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预期。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装备成军,第一岛链已经很难锁住中国日渐庞大的身躯。而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捍卫主权的立场也让日美找到了共同的利益。防止欧亚大陆陆海交接地带出现一个强国是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的“使命”,从地缘棋局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对弈者。

第二个事件发生在欧亚大陆的西端,那就是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安倍晋三在七国集团会议上提出不能放任国界的改变。乌克兰问题让美俄关系恶化,俄罗斯牵制了美国不小的战略资源,客观上缓解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压力,但是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美国也担心东亚地区出现边界危机。强化与日本的同盟关系,支持日本在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也是一种预防性外交的举措。

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大国与海洋霸权国之间的博弈似乎又回来了,只是演员发生了变化,很难说东亚逃脱了19世纪地缘政治逻辑的牵绊。日美同盟的强化意在威慑中国,但就目前而言,日美的目标并未达到,相反激起了中国的强硬回击。中国承办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期间,中国与多国举行了联合演习,而日本并不在邀请之列,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将军直接否定了中日海军首脑举行双边会晤的必要性。虽然西太平洋海军论坛通过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防止出现误判,但中国海军将领也在谈论如何实现中日之间擦枪而不走火。中国立场的转变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中日冲突的风险急剧增加,什么样的风险管控机制才能做到擦枪而不走火呢?关于“中日冲突”的话语已经不再是禁忌,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风险。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郁积于中日之间的民族主义情绪增加了危机管控的难度。

奥巴马强化日美同盟的“预防性外交”,遭到了中国不惮冲突的回应,中美之间一方面同意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防止重蹈大国政治的悲剧,另一方面又在彼此试探对方底牌,对日态度成为试金石,这到底是安倍的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公开肯定钓鱼岛适用于日本安保条约是奥巴马送给安倍的大礼包,也是改变中美日战略三角关系的一大筹码。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对日本修宪以及解禁集体自卫权,则是奥巴马的一招险棋。从奥巴马的表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投机主义的心理,奥巴马政府评估日本修宪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就说“日本对于宪法的任何决断,理所应当由日本国民和领导人自己决定”。这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折射出奥巴马政府缺少战略眼光。

集体自卫权不仅涉及到日本修宪问题,也关系到日本国家结构的重塑,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占领下制定新宪法,放弃了战争权,日本只有自卫权,没有资格去“集体自卫”。集体自卫权由正常国家或者说完全的主权国家来行使,日本在二战之后一直是美国的附庸国,是个半主权国家,日本的防卫大纲也是围绕美国军事战略而展开的。安倍上台之后一直推动修宪,根本目标是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而集体自卫权就是其中关键一环。而现在奥巴马将这一战略性问题视为日本内政问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无论日美同盟还是东亚地缘政治结构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即战胜国美国占领战败国日本,日本是美国在东亚的代理人。在这个前提下,日本很难获得完整的主权,而现在奥巴马正在销蚀这一基石,当日美不对称关系变得平等之后,奥巴马还能驾驭安倍吗?

奥巴马似乎没有忘记再平衡战略的初衷是分享东亚经济发展的成果,避免美国被“边缘化”,但是以让日本修宪来唤起TPP协议,奥巴马是不是过于迷信经济力量了呢?不可否认经济主义一直是重塑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长流细水”,但经济主义只能建基于稳定的地缘政治结构之上。

奥巴马此次亚太四国之行不但是弥补去年年底在东亚峰会和APEC的缺席,更是让盟国相信“战略再平衡”的信心之旅,但对中国来说,奥巴马终于露出了天鹅绒手套下的铁拳,也让东亚地缘政治结构处于新一轮震荡之中。如何破解日美同盟的升级版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新课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