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阅读:只有青少年还读书

国人不读书,成年人尤其不肯读书,读书的多半是青少年,这是一种“中国式阅读”。

中国式阅读

文/韩松落

郭敬明曾经接受采访,自称“中国内地最有钱的作家”,虽然小心地加上了“差不多是”,但在以写作为主要收入的作家里,他可能真的是。不过,诡异之处,不在于郭敬明当仁不让地力拔头筹,而在于,每年的作家富豪排行榜,占据前几位的,都是和郭敬明一样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的作家,比如杨红樱、郑渊洁、饶雪漫,以及郭妮、沧月、明晓溪。这里面的信息是,这个国家的文学阅读,或者说阅读,主要依靠青少年,这个国家的“文学帝国”,其实就是“青春文学帝国”。

关于这点,郭敬明拥有的疆域不足为证,书店里的读者面孔也不足为证,数字更有说服力。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公布,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这是从2007年开始连续几年回升后的结果,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有所下降,远超成年人。这个数字背后,还有更惊人的数字作为背景,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不仅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甚至低于日本和韩国。

国人不读书,成年人尤其不肯读书,读书的,多半是距离书本还比较近的青少年。这是一种“中国式阅读”。郭敬明的帝国版图,因此毫不出奇。从前,可以把不读书推给书价贵,高速通膨几年后,这个理由渐渐没人好意思再提。市面上的各种商品,从住房到食品,都是以翻番形式涨价,书价倒是涨得最慢的,书商在提价上小心翼翼,还在遵守尾数为“9”的商品定价规律,生怕提高一毛钱,就把读者吓跑。沪上著名藏书家也曾调侃,按照目前房价,一本书籍的存放成本,倒是远远高于书价。

书价不是阻止阅读的原因,阅读习惯才是,而这习惯也像贵族,得三代才能造成。美国人为什么爱读书?《娱乐至死》里有对美国人阅读习惯的描述,第一代移民(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是流民和亡命徒)带到新大陆的,就是对书和报刊的喜爱,大局初定,出版业就迅速发展,好作家迅速致富。

中国人曾经是有旺盛的阅读习惯的。早几百年,还会有钱芸这样的女人,为了读书,嫁入拥有天一阁的宁波范家。但这几十年,我们在经过社会激烈动荡之后,已将与传统、伦理、习俗、心理、荣耻观有关的旧日细胞全部杀死,读书已经成了一项笑话,家有藏书的人,如同拥有了蓝胡子的密室,即便豁出去给人看,脸上也难免讪讪的。

咱们像是电影《失魂都市》中的那些居民,被人剔除了关于火种、关于书的记忆,完全遗忘了当初盗火是何等艰难,那些拥有书的人,渐渐如同秘密社团成员,只敢以眼神交换这可喜又可耻的秘密。钱芸若活在今日,大概会出现在《非诚勿扰》的嘉宾席上,听说上场的是诗人,就立刻灭灯。

也有新细胞逐渐再生,再生的都是年轻人,我对他们怀有期望,不论他们读的是纸质书,抑或电子书,不管他们现在读的是穿越还是修真,只要有阅读,希望就在还。因为,只有阅读,才是让这个世界保持创造力、免于沉沦的最佳方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