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为何中产阶级总在流失?

中国第一次提出中产阶级的问题,是在次贷危机前后,然而很快人们发现,中国的中产阶级并没有蓬勃发展反而进入死角甚至是萎缩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左右了中产阶级这一特定人口的停滞不前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中产阶级这个数字相当重要。尤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中国需要投资以外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中产阶级恰恰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原因。

但就在日前,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发布了《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按照其统计标准,中产阶级的可投资资产比例应在10万美元-100万美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6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底,这样一个大众富裕人群在中国的总数,为1197万人,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时是1026万元。

虽然数字好像增加了,可大家争论的是,按照这样来算的话,中国的中产阶级比例仅仅还只是1.3%。显然,这次福布斯公布的中产阶级遵循的是一种特别的划分标准——收入因素。

这与此前的统计大不一样。中产阶级,如果按照单纯的名词解释,那么即从事某种管理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凭借知识和脑力,而不是传统的体力来完成其职业行为的人,其社会地位与工人农民并列,属于社会分工复杂化的产物。按照这种标准,这么简单的职业划分定义,此前统计的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应该有8000万左右。不过如果考虑到中国贫富差距的不均,以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的话,则应该是就业人口的5%,中产阶级是3600万人。

中产阶级在众多标准中有太大的差异。但有几点是相通的:

1、     中国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比例还是消费水平都明显的滞后于发达国家水准。

2、     中国第一次提出中产阶级的问题,是在次贷危机前后,然而很快人们发现,中国的中产阶级并没有蓬勃发展反而进入死角甚至是萎缩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左右了中产阶级这一特定人口的停滞不前呢?

这种情况不单单在中国出现。发达国家中,美国从70年代到现在,中产阶级占到社会劳动人口的比例大约降低了10%,而日本更是高于这一数字。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特殊的社会演变进程。

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现代社会第一批所谓的中产阶级产生于工业时代,当时的工程师、高级产业工人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也就是第一批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代表。然而这批人恰恰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批量生产的,这就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中产阶级爆发式增长的一个周期。

然而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社会的重心从生产效率向资源和精神溢价方向转移,第一批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开始降低,在最近几年甚至开始出现地域社会不可替代服务型劳动者的状态。近几年频频看到的所谓高薪快递员,高薪泥瓦工,高薪保姆等等现象,就是这种社会重心偏转的表现。

但到了后现代社会,这些不可替代劳动者并非是中产代表,新的中产阶级产生于掌握自然资源、政治资源这些稀缺资源,以及新兴的,能够掌握精神需求资源的人,或者是通过破坏时创新床在价值的人。这两类人恰巧迎接着经济效率的快速发展周期,以及前期社会资本的累积完成,这个双重背景带来的就是新的中产阶级能够快速通过手中的资源堆积财富,很快的便会脱离中产阶级队伍进入更高层的状态。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形中,就成为了原本的中产阶级快速进行上下分化流失的状态。这种流失的过程,与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关系都不大,可以说,是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必然现象。

中国的中产阶级意识觉醒,恰恰赶上了后工业时代的加速周期,因此,整个社会看到的就是中产阶级的不断流失。这其中,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就是次贷危机前后,中国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价格形成了快速爆发式增长的周期,这种周期的形成,实际上成为了加速打压中产阶级可支配资产的关键因素,当时有个说法叫“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现在看应该说是精妙的很。

社会支出加大,福利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疯狂升值,加上高效资本配置下的财富两极分化,中国的中产阶级在08年前后迎来了整个群体的流失周期。而今年福布斯白皮书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以可支配资产计数的中国中产阶级数量虽然还少,但至少正在回升。对比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我们恰巧看到了地产产业的见顶周期临近,以及所谓民生政策实施两年后的初见成效。

或许,这将成为中国式中产的一个转折元年。

           (此文根据评论员评论内容整理)

提醒注意,由于之前有太多观众打到台里询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刚把“CCTV证券频道理财中心”公众平台开通了!这主要是通过央视过往积累的众多高收益固定收益类产品,我们有足够信心能为大家提供最权威、及时、全面的投资理财的最优方案!欢迎大家关注频道微信号:cctvzqlc,可立即获得500元认证电子优惠券,凭此券可订购频道策略研究中心旗下全系列产品!或者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了。 

作者:许一力  央视财经评论员 清华学生股神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