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自杀率连续八年位居发达国家之首,与欢乐的韩剧反差大是因为韩国国民的耻感文化、社会压力大和经济因素。
资料图:韩国男子跳桥自杀 媒体直播
16日,载有476名乘客的韩国客轮在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沉没。截至昨日,已有32人遇难,仍有270人下落不明,其中超过200人是学生,失踪人员中包括4名中国公民。成功逃生的高中副校长姜某被发现自缢身亡,自杀谢罪被认为是韩国耻感文化的表征,韩国人的生死观认为人死之后什么事情都将结束,会摆脱世俗的烦恼。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近十余年却成为发达国家中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让看惯了欢乐韩剧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韩国自杀率连续八年位居发达国家之首 亚洲金融风暴摧毁韩国信心
1995年韩国的年度自杀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自杀率飙升,并且自那以后一直在恶化。2012年,韩国有14160人自杀,平均每天39人。在韩国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度里,自杀率如此之高,令政府官员与社会学家困惑不已。
资料图:韩国经济低迷多年
关于自杀大量发生的根源,社会学家尝试做出解读。对于老年人的自杀,分析认为是传统家庭单位的瓦解,以及经济状况不佳。在20-30岁的人群中,自杀主要是由于经济不振,致使年轻人求职困难,或多次失业,因而生活陷入贫困之中。在韩国,大学刚毕业的群体一般被称为“88万韩元世代”(他们的月薪很难超过8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左右),吃饭、租房、交通之外,也就成为月光族了。有的人还因绝望而赌博,进而信用卡严重透支,导致家庭解体。而离婚,又恰恰是30-40岁群体选择自杀的第一主因。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太多韩国人把自杀当成了摆脱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可行的退路。
“金融风暴”之前,韩国的大企业曾经是韩国人的金饭碗。一旦被这些企业选中,就会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丰厚的福利待遇,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在一个公司里工作到退休。职场是韩国人人生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为企业尽心尽力地工作,为自己企业的发展而骄傲。韩国的大企业里还有强大的工会为职员们作后台,出面为员工争取更高的薪水,制止无端解聘员工的行为。“金融风暴”过后,韩国的企业从重视上下一心、爱社忠诚变成了强调财务状况、出资人的利益。大企业大幅度减少了雇佣正规职员的数量,通过更多地使用“非正规雇佣职员”或者把工作外包来降低经营成本。与此同时,产业也在迅速地更新换代,三星的总裁强调说韩国已经进入了“1%的人才养活99%的普通人的时代”。企业愿出几倍的高薪雇佣能够领导企业进步的“人才”,但不愿意雇佣“普通人”,每年新增加的雇用中“非正规职”的比例迅速升高。劳动力市场变得更灵活了,企业在竞争中的竞争力增强了,但是国家却没有为劳动者准备好法律保障,大部分“普通人”只能端起了四处打零工的“泥饭碗”,得不到社会保障,忍受同工不同酬的待遇。
自杀或为挽回名誉与面子 卢武铉成为韩国现代史上第一个自杀的总统
在韩国自杀是为了挽回某种名誉或面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种“大义凛然”的光荣。近些年“面子自杀者”名单长得惊人: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现代峨山前总裁郑梦宪、全罗南道前知事朴泰荣、釜山前市长安相英、光州大学前董事长金仁坤、国家情报院前次长李秀一、大宇建设前总经理南相国……这些名人自杀,也对韩国普通人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韩国近几年有十余名演艺人自尽,较为知名的有崔真实、郑多彬、李恩珠、安在焕等。韩国媒体普遍认为,明星们的私生活和他们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样子其实有很大差别,公众性与私人性的背离,是韩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是他们自杀的主要原因。韩国自杀预防协会日前对统计厅发表的自杀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2008年10月崔真实自杀后,有3081人自杀,与此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807人。还有,自杀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同有关艺人相同或相似的自杀方法。
模仿自杀被韩国媒体称为维特效应。它是指当名人或自己的偶像等人自杀时,把自己和自杀的人视为一体而试图自杀的现象。维特效应尤其在20-30岁人群中最常见。韩国国会议员林斗成表示,按月份、性别对2003年至2007年自杀人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名人自杀后随之自杀的普通人急剧增加。2005年2月,电影演员李恩珠自杀后,女性自杀人数明显增加。当年2月女性自杀人数为240名,而在李恩珠自杀后的3月份,女性自杀人数为462名,增加近1倍。
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2003年8月自杀,当月普通男性自杀人数达到855名,比7月的737名明显增多,成为2003年自杀人数最多的一个月。专家分析,名人自杀会对那些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普通大众产生巨大影响。名人选择自杀后,原来羡慕他们的普通大众就会产生“如此有成就的人都死了,我这样的人更没有生存价值”的想法,从而导致自杀率提高。
韩国采取对策应对自杀 目前效果不明显
在全国层面,韩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应对自杀问题。然而措施仍然远远不够有力,自杀预防服务的全国预算接近700万美元。与此相对比,日本在预防自杀方面投入的资金有1.3亿美元,而且那里的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尔、釜山两城市因选择地铁自杀者过多,不得不花费巨资将地铁站全线封闭。仁川也效仿釜山,建立起了全面的自杀预防项目,目标是把自杀率降低20%。这几个城市也设立项目,试图降低自杀率。 1992年时,芬兰自杀率处在全球最高的水平,当时官方实施了防止自杀关爱的项目。通过这种项目,芬兰成功地把自杀率降低了40%。
2013年上半年,仅在首尔汉江上,就有102人企图跳桥自杀。2009年,欲在汉江自杀者为210名,2010年为193名,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196和148名。其中,麻浦大桥所占人数最多,近5年间达到110名,堪称“自杀大桥”。2012年,首尔市政府和三星联合发起了一个项目,当有人走近大桥护栏时,面板就会点亮并致以问候:“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过得不容易”,或者“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样?” 一年之后,在麻浦大桥上跳桥自杀的人数同比增长了六倍。
资料图:韩国大桥上劝阻的话语
韩国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每当有一艺人等知名人士自杀时,都会导致约600名大众产生自杀的念头。为防止这种“维特效应”,专家建议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最大限度压缩对自杀方法及经过的报道。同时,媒体千万不应该把自杀行为美化成“英雄化”,自杀明明是轻视生命的现象。
作者:文庚淼 美漂视角:传媒文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