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把这次悲剧比喻成“泰坦尼克”,事实上,这次沉船没有泰坦尼克那样让人充满感动和感恩,也没有伟大的爱情出现,更没有所谓的Rose和Jack,只有325名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和15名教师,更没有“泰坦尼克”船长奋不顾身赴死的大义,更没有牺牲自我成全大家的船员,只有恐惧的“岁月号”代船长和船员率先逃生。更没有所谓的价值连城的“海洋之星”坠入深海,只有几百具稚嫩学生坠入深海,所有发生在“泰坦尼克”里发生的感人故事,在“岁月号”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更没有把最后的生存希望留给妇孺的绅士,也没有“You jump, I jump”的悲壮。只有从密封舱体里散发出来的绝望和告别短信:“妈妈,我现在给您发出这个短信,因为我担心可能会一会儿就不能说话了,我爱您。”
韩国“岁月号”客轮悲剧举世震惊,一是遇难人数如此之多,二是因为遇难的大多是学生,截止目前为止造成9人死亡,287人失踪,这起事故比“马航”空难更加惨痛。全世界都眼睁睁看着这艘客轮下沉,却无能为力。
有很多人把这次悲剧比喻成“泰坦尼克”,事实上,这次沉船没有泰坦尼克那样让人充满感动和感恩,也没有伟大的爱情出现,更没有所谓的Rose和Jack,只有325名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和15名教师,更没有“泰坦尼克”船长奋不顾身赴死的大义,更没有牺牲自我成全大家的船员,只有恐惧的“岁月号”代船长和船员率先逃生。更没有所谓的价值连城的“海洋之星”坠入深海,只有几百具稚嫩学生坠入深海,所有发生在“泰坦尼克”里发生的感人故事,在“岁月号”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更没有把最后的生存希望留给妇孺的绅士,也没有“You jump, I jump”的悲壮。只有从密封舱体里散发出来的绝望和告别短信:“妈妈,我现在给您发出这个短信,因为我担心可能会一会儿就不能说话了,我爱您。”
眼泪从妈妈的心里奔涌而出,几百个孩子一瞬间化为冤魂。从海的另一边升起来月亮,从来没有这么血红过,因为那轮血月流淌着孩子们的鲜血。“岁月号”客轮沉了,跟着客轮一起沉的还有人性的良知和怯懦。
《韩国时报》媒体报道说,“岁月”号沉没的海域是一处众所周知的遍布暗礁的海域,从获救者的描述来看,沉船原因是因为触礁。但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该客轮的既定航线并无暗礁。但是根据获救者叙述,当时听到船体发出“哐”的一声以后船身就开始慢慢倾斜,但是广播却告知大家不要动,等待救援,直到水淹没到一定程度以 后,才告知逃生到夹板,如果能早些告诉大家跑上夹板,相信情况不会这么糟。
这次悲剧遇到人数如此之多,至少有两个显性的原因:一是,雾中起航且航线偏移了。二是“广播告知大家不要动”是错误的指令,延误了逃生的时间。接下来有却有八个拷问:一,为什么明知有雾偏要起航?二,为什么要延误15分钟才求救?三,为什么航线偏移这么多触礁了?四,为什么要大家不要动?五,为什么住底层有人逃出来,反而上层那么多人没有逃出来?六,为什么船长和船员首先逃跑?七,为什么下沉的二个小时里那么多人没有逃出来?八,为什么船上的救生设备那么少?
八个拷问,韩国政府条条都有不可推却的责任,韩国官员应当为这次悲剧买单,那一盆泼到脸上的水换不来家属的失亲之痛和愤怒,更换不来这次事故当中的瞬间冷却的血肉之躯。
“岁月”号沉没不是韩国历史上的孤例,对比韩国近代史平民沉船事件,发生大多沉船事件,都是因为“人祸”导致的。
南荣号沉船事件:1970年12月14日下午4点左右,南荣号客轮承载338名旅客乘和柑橘从济州岛出发,驶往釜山港途中,12月15日,也就是第二天凌晨 1点50分左右,在全罗南道对马岛西方100千米左右的地方发生沉船。当时死伤人数达326人,造成财产损失约1亿700万美元。据悉当时造成沉船的原因 是超载及航行技术问题,发出紧急信号以后也没能进行良好的逃生措施。南荣沉船事件是当时典型的大型灾难。
西海FERRY号沉船事件:1993年10月10日上午10点10分,非常奇妙的一个时刻,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附近的西海FREEY号(110t)发生沉船,当时因为浪大航行较难,决定返航的瞬间发生事故沉船。死亡者数目达292名,是当时韩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大的沉船事件!据悉这艘客船定载人数是221名, 但是当时乘坐的旅客多大362名,超载是FERRY号事件的重大原因之一,事件发生后韩国立刻进行了搜救,在船体内发现尸体99具,漂流尸体43具,失踪 尸体多具。
从这二次大的沉船事故来看,两次都是因为“超载”。人为原因很大,否则悲剧就不会发生。尽管这次“岁月号”不是因为超载导致的,但是因为航线的偏移这么多,而且在正职船长不在的情况下发生,让人不得不怀疑代船长的违规操作和擅作主张导致这场灾难的发生,很多灾难都是因为人类侥幸和自以为是以及贪婪造成的。
很多人还没有从马航事件的悲痛中恢复过来,没想到“岁月号”悲剧再次发生,一篇拙文无法洗涮逝者的冤魂,韩国政府需要忏悔和深思,民众要记住悲剧,全世界记住这场悲剧。
作者:周正红 网络知名评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