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直隶从何而来?它的设置为何如此重要?从金到元再到明清,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近, 关于“京津冀”地区如何一体化发展的话题,有一些近似于顶层设计的消息已经见诸报道;保定有可能成为北京政治副中心的消息更是引发了一次炒房小热潮。在一些官方信息中,也专门提到,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这种描述让明清时期大名鼎鼎的的一个行政名词呼之欲出,也即——直隶。
从金到元的不安全感
从字面意思来说,“直隶”乃直属或直辖之意。那归谁直辖呢?自然是中央政府。比如目前的北上广几个直辖市,也可以称为“直隶市”。
“直隶”在明清时期叫得很响,但如果往前翻,可以追溯到宋金时期。
公元1126年,金朝大军攻破东京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向金军投降,北宋正式宣告灭亡。第二年,徽宗、钦宗及3000余名宗室、官僚作为战俘被陆续被押至燕京,然后又被转运至塞外,备受凌辱,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北宋末代朝廷的遭遇可谓凄惨。
但对于金朝,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取得对北宋的大胜之后,其整个王朝的重心开始南迁。不但把掌握国家事务的中央机构枢密院迁移到燕京城(与北京城位置基本重合),而且还设置了一个燕京路。基本上把燕京周边地区当作了攻打南宋的战略根据地。
金朝名将完颜宗弼(即岳飞的死对头兀术)统兵多次南征宋朝,燕京就是其军备的主要集结地。他在伐宋回师之后,也每每驻军于此,进行休整。
《金史》卷三十四“地理志上西京路下”有云:“皇统元年,以燕京路隶尚书省。” 就是说,在公元1141这一年,金朝中央政府索性将原本只是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划给了中央的尚书省来直接管辖。
如果说金朝初年,将燕京直辖于中央是为了保证其向南扩张这一基本国策可以顺利实施的话,那么到了金宣宗时,这个问题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什么变了呢?一个比他们更猛的民族崛起了,就是蒙古。
蒙古跟金人一样,崛起之后也可劲儿往南打,但这回先打到的是金朝。金朝将帅打了几仗,也觉得吃力。在金宣宗时,为了应付蒙古的犀利进攻,就将国都由燕京再次南迁,到了汴京,并于大名府路设“行尚书省”,统领河北县。
到此,这个新的直隶地区转而成了一个新的战略根据地,只是其任务主要以针对北方进行防守为主。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金朝终究被蒙古灭掉。不过虽然被灭掉,金朝有很多东西被蒙古传承下来,这其中就包括了这种直辖/直隶的做法。
正如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所学到的,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2个一级行政区:1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中书省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这个区域就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内蒙的部分地区。
金元之所以采取这种管理办法,有其深层的原因。
因为不管金还是元,都算是以外族入主中原,不安全感还是很强烈的。身边不放心,边远地区也不放心。办法就是,身边由中央直辖,即为“中书省”;边远地区则派遣一些信得过的皇亲国戚去管辖,即为“行中书省”。
明清直隶的演变
事实上,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觉得金元的这套做法的确不错,于是也基本沿用了下去,只是在说法上有了变化。
根据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撤销了中书省,将其原本管辖的府州,统统直接隶属于中央六部,这些府州就被称为直隶府州。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曾这样说:“明初规画畿辅,跨江逾淮,幅员最广。夫亦保江者不在江南,保淮者不在淮南之意乎!盖彭城、邳、泗,北连青、齐,西道梁、宋,与中原形援相及,呼吸相闻,自古及今,要会之处也”。大体意思就是在说,明朝初期之所以把江淮多个城市列入首都防御圈,的确是因为在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连接沟通实在是过于紧密所致。
等到了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他也照此办理,将原本归属北平布政使司的府州,修改为直隶于中央六部。与此同时,明成祖并没有撤销原本南京六部所辖的府州,所以历史上才有了南北两直隶(两京)并存的情况,也即应天府和顺天府。
清初的政策比较明确,基本都是沿袭明制。比如其直隶行省就是明代的北直隶。但是,随着时局变化,直隶所辖地域日渐扩大、直隶主管官员的责任也发生演变。
根据记载和研究,到光绪末年,所谓直隶,其所辖地区的四至边界已是北起内蒙古的阿巴葛旗,南至河南的兰封县,东从辽宁的沈阳市,西到山西的广宁县,南北长约两千六百三十公里,东西宽约一千两百三十公里,包括了今日河北、北京、天津的全部地区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据统计,鼎盛时期的直隶行省共拥有十二个府、七个直隶州、三个直隶厅、一百二七个州县,其疆域之广可谓惊人,其“一体化”管理的区域比今天我们的设想还要庞大。
如果你挨个数一下这些府州的话,你会发现,香河、涿州、赤峰等今天所谓的京郊、燕郊乃至内蒙古等区域内的一些市镇统统都包含在大直隶地区之内。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家“直隶移动”通信公司,那些住在燕郊的朋友们应该就免去了开机收到“河北移动欢迎你”的尴尬了。
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直隶省的地位过于特殊,所以在清朝,直隶总督一向被认为位居全国所有总督之首。直隶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利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同时因为直隶直接拱卫京师,稍有动乱,便会危及朝廷,故直隶总督一衔非重臣不能当此任。
今天,如果我们想瞻仰一下直隶总督的威风的话,除了在文献中去找寻,还可以到河北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去看看。距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的确很近。
但也有很多看过直隶总督府的朋友觉得所谓总督府不过尔尔。的确,从硬件设施的气派程度上看,直隶总督府远远比不上今天一些贪官修建的楼堂馆所,但在此官衙中走过的身影、发生的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堪称熠熠生辉。
根据统计,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在此开府建衙达182年。在此期间,清政府派驻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其中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人,无一不是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要角。
直隶总督府现存的两幅楹联,至今读来依然觉得气魄宏大。
其中,衙署大门的楹联是:
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洲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
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
上联讲的是直隶的管辖区域非常广阔,表明其拱卫京师的重要性;下联讲的是直隶总督身兼地方行政、军事指挥和对外通商等多项职能的独一无二,像曾国藩、李鸿章两位有过师生之谊的晚清忠臣也都先后在此任职。
仪门上的楹联是这样说的:
昔为畿辅,今控严疆,观政得余闲,一壑一丘亲布置;
近接太行,远临渤海,豪情留胜概,亦趋亦步许追随。
据称这个楹联为李鸿章本人所题写。上联写的是直隶职能的前后变迁,从最初的拱卫京师,还增加了筹划海防;下联又点了一下直隶范围广大之外,更多的是向其老师曾国藩致敬的意思。
再回到今天,“京津冀一体化”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估计直隶总督府的旅游也有可能迎来一个小热潮。尤其对于那些有更大志向的人,不妨先去看一看总督府之格局,品一品直隶之内蕴,再壮一壮其为政之胸怀。
作者:黄老邪 灵性操练心理工坊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