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哭灵女:每月”哭”二十余场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即将出殡,哭灵人在祖祠前一边哭灵一边手捧遗像与亲属泪别,家属纷纷恸哭流泪。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要哭出声情并茂的“心声”,首先要感动自己。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哭灵前,与同伴沟通好流程和内容。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出殡途中,泪别灵柩。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抚棺哭灵,为生者祈祷,为死者哀悼。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死者祖祠前,哭灵人大放悲声,“为生者祈祷,为死者哀悼”。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抚棺哭灵。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每场哭灵,陈淑琼和女伴们都能哭出眼泪,脸上的“血泪”妆显得更加逼真动容。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哭完一场,陈淑琼拎着行李包赶往死者祖祠准备下一场。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哭灵结束,死者还在送往殡仪馆的路上,哭灵人蹲在路边就地卸妆。

2014年4月2日,福建南安梅山,哭丧的女人。哭灵结束,收到酬劳,终于可以赶紧回家休息一下了。

  农历三月初三。阴天。

福建南安梅山,村道蜿蜒,一支送葬队伍缓缓走向村口,唢呐声鞭炮声响彻午后的乡间。

村口,队伍停下,唢呐鞭炮收声,忽而,一声凄厉的恸哭平地蹿起。长达百余米的队伍之中,披麻戴孝的“拔龙须”者们应声肃立,向亡者灵柩拜别。

覆盖着彩塑龙首的灵柩前,四个白色古装的女人已哭倒在地。哭声由一个逐渐增加到四个,亦哭亦唱,如泣如诉,众多“拔龙须”的亲属闻之动容,继而纷纷抽泣落泪。

这是陈淑琼最近半个月哭的第11场丧事了。作为一名职业哭丧拜灵人,她几乎每个月都有20多天在“哭”。春节到清明期间最忙,几乎没有连续两三天的休息。

  业务繁忙

陈淑琼夫妇组织的这支“歌仔戏队”,取名为“心声”,来自安溪县龙涓乡。“心声”的主要节目,是演唱歌仔戏“二十四拜”,“为生者祈祷,为死者哀悼”。

每次哭灵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根据主人家需求而定。哭灵的女人和帮忙的男人,都是本乡或附近华安县乡村里的老搭档,两口子召集齐人,坐上自家音响道具服装一应俱全的面包车,即可出发。

他们从安溪县西南部最偏远的乡村出发,“心声”远扬,业务范围覆盖安溪、南安全境,最远还去过三明沙县。

  酬劳不菲

“不是什么人都能哭出孝男孝女的‘心声’。”陈淑琼说,她从16岁开始在乡间剧团学唱歌仔戏,十年前才转行哭灵,“年纪大了,又要照顾家庭,没办法整天跟着剧团排练演出”。如今几乎没有年轻人做这行,愿意做的人也越来越少。经常跟她合作的女伴,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她们的经历类似。年轻时在歌仔戏团十几年的磨炼,让她们都有不错的表演、唱念功底。

哭灵时,她们中有人需要女扮男装,按孝男孝女角色身份轮番哭唱,并且通常都会真的哭出眼泪。泪水从眼睑的浓妆上流下,让两行鲜红的“血泪”妆更加逼真动容,也让她们的哭灵更具感染力和“技术含量”,这从她们获得的酬劳也可见一斑。采访当天,逝者家属花了8000元共请来7支大大小小的舞乐队,陈淑琼这支7个人的歌仔戏队就拿走了3000元。

其他舞乐队要么是低回哀伤的葬礼进行曲,要么是高亢激越的西部摇滚舞蹈,要么是大杂烩的拍胸舞,要么是扯开嗓门跪唱“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似乎都只是在为葬礼增添隆重的氛围。惟有哭灵的女人们出场,声情并茂,最能引发在场亲友心声共鸣,满堂皆“悲”。

  珍惜生活

长年累月奔丧哭丧的日子,并不影响陈淑琼两口子的心情。回到家,她会懂得跟家人孩子好好相处,“生离死别见得太多了,反而更珍惜生活”。外出时,17岁的女儿和11岁的儿子就由老人照料。

“起初做这行,老人家觉得忌讳,但时间长了,都理解了。”尽管在安溪县,像她这样的哭灵人多达数百人,但很多时候,她们路过熟人家门口,“很多人家都不会请你进门喝茶”。因为热心,陈淑琼还担任着村里妇女主任的“村官”职务。

不过,在亲朋好友家办喜事时,陈淑琼也会自觉回避,“毕竟很多人对我们这行还有偏见”。除非毫不在意又特别邀请的亲友喜宴,她才会考虑跟家人一起参加。亲戚家的丧事,她也不会去哭灵,“我们哭灵时都是替死者儿女叫爹妈,亲戚面前有辈分,哭起来不好称呼”。

“靠自己劳动挣钱,满足大众需求,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光彩。”哭完最后一拜,陈淑琼在路旁一边卸妆一边咧嘴笑着问,“从民俗角度来说,我们这个算不算得上也是一种文化?”

  资料链接

哭灵人是带领老人走阳间最后一段路的人,有的地方称为“哭婆”,在死者灵柩或灵位前痛哭,用哭带动悲痛情绪,让亲戚们感到死者的离去确实是悲愁无限的事,用以寄托亲人对上天的哀求。

哭灵主要哭两件事,一方面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老人走了独遗下亲人的巨大悲痛;另一方面是,老了的老人,一生辛劳,养儿养女的不易。
哭灵可是一件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地哭就可以了,需要有一个领哭的,也就是哭灵人。

老人“老”后,会停放三天,给各地赶来的亲戚足够观瞻最后一眼的机会。哭灵人需要用哭带动情绪,让亲戚们感到死者的离去确实是悲愁无限的事,忍不住掉几滴眼泪。

哭灵时,不一样的亲戚进门有不一样的规矩。

比如外嫁的女儿赶丧来了,因为是死者亲生女儿,哭灵人必须到门外迎接,两人一起哭到停放遗体的大厅,儿媳们也得配合大声哭。

如果是远的亲戚,可以自己进来,在灵前拜上几拜,或者鞠个躬。哭灵人可不必带着哭,也能让儿媳们休息。

最隆重的哭是在抬棺送“老了”的老人“上山”的时候,哭灵人必须调动最悲的情绪,带动老人的后人们一路哭送。抬棺路上休息几趟,哪次该哭,哪次该休息,都得把握得清清楚楚。

编辑:王飞   来源: 中国青年网综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