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小阵,A股市场是相当的颓废,大盘小盘股全军覆没,但唯独京津冀板块呈现整个板块飘红的现象。
这一切都是因为京津冀一体化超乎市场预期了。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情况,京津冀一体化是习总书记亲自抓的项目,确实进展从现在来看非常快,力度已经超出市场预期。从国家层面来看,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要比上海自贸区布局更大、立意更高。
我们接下来想从不同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要解决北京的城市病问题,而城市病的引爆点是北京的雾霾。但我们不应该这样子来看。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到国家层面,不仅仅在于自身经济的发展,它的最深层意义是推进新型的城镇化,这其实就是城镇化的一种表率。就像某证券分析师所说的,京津冀一体化就相当于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打赢了,示范力量出来了,全国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后面的新型城镇化也就扯淡了。
接着来看这个一体化。1986年高层提出,到现在是顶层设计,然后真正落到实处。这种加速的落实,估计是国家看到了前两大经济圈带来的实际效益。中国目前成型的经济圈有两个:长三角和珠三角,如果再加上京津冀,这三大经济圈能占到国内GDP总量的40%。
这个数字大么?不算大。甚至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圈模式或许才是仅仅处于起步状态。
看看美国的三大都会区——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总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相比下,这次的京津冀很像美国的大纽约区。大纽约区城市极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像”城市的海洋”。这个庞大的都市群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如果从波士顿驱车前往华盛顿,就会经过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数不清的中小城镇。一路上给人的感觉是:城镇一个连一个,到处是紧张、忙碌和拥挤。这是很能给我们启示的。
日本夸张一点,三大都市圈GDP占到了全日本的份额的70%。法国则更加夸张,巴黎大都市经济圈占法国国土面积的2.2%,却容纳了法国全国人口的19%,聚集了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就业人口的22%和对外贸易额的25%。
举国外的例子,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京津冀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中国城市群的概念远可以比我们想象的大。但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法国,这些城市带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强调分工和定位。不是简单的联系在一起。
相比之下,这次的京津冀,最难的地方在哪?就是行政地位的不平等和从属性关系,使得互利的前提受到制约,这让一体化受到很大的挑战。
但对于目前的京津冀产业格局来说,又不得不走一体化。如果不走的话,传统的发展模式却已经到头了。
特别是河北,河北省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支援北京,这一定位与天津雷同,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劳动力和人才又处于北京产生的虹吸效应中,并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支柱,与天津相同的经济结构却又不具备天津百年老港、滨海新区等模式的基础,使得河北实际上成为了北京周边一圈很难定位的附属性经济带。看来与上海等地辐射周边的模式完全不同,北京实际上是抽干了河北的活力,成为了国内罕见的跨省市间的二元结构。
这种模式当然难以持续。但如果京津冀通过磨合,能够形成互补的经济结构,那是必须的。分析京津冀现有的模式,实际上反而可以从困局中看到亮点。
从产业结构来说,实际上三个区域恰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北京已经进入了去工业化时代,近年来包括首钢在内的一系列工厂的外迁,实际上成为了这一趋势最好的写照。而天津依托新区的优势,正处于工业资源的聚集阶段,工业化的后期。而河北,一直被北京抽离资源,目前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处于中期,传统的产业比重较大,这也是明显区别于其他两地的一个特征。
三大地区,三个阶段,是有效地避免了产业的过度膨胀,如果能够实现统一的协调,那么在京津冀趋于实现一个自洽的产业梯队和跨省市的产业链合作体系,并不困难。并且如果真的形成这种模式,那么京津冀可以进一步对山东、山西、内蒙、东北等地形成辐射。
以上说的是结构,至于功能,京津冀实际上也可以形成较为良好的互补。北京目前正在从功能型城市转型为服务型城市,这意味着,过去的产业群必须寻求出口。我们从近些年的规划上看,包括开发沿北京地区城市的政策,实际上也是在从地产等方面对人口实现疏导。未来,如果能够形成梯队的产业结构,那么现阶段背景的产业群有望大面积地移居河北境内。这样的话,北京则专注于教育、文化、科研这些服务型产业的建设。在这一基础上,天津的沿海城市,有可能逐步形成养老、旅游、休闲这些产业的集中地。所以实际上整个京津冀就实现了老中青三代产业模式的梯队布局,这也将形成另一个人才流动的循环。
不管怎么说,京津冀一体化,是作为区域发展的示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开局,所以许成不许败。
(此文根据评论员评论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