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高管地铁身亡:“无人救”的短板透视

1.舆情概述

       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梁娅在10点29分倒下后,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10点32分,一男一女两市民走到出口后又折返回到梁娅身边,俯身查看,其中男子返回地铁站内通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民警走到梁娅旁边,碰了一下没动,问话也没有回应。随后,地铁工作人员和民警一起在旁边等候。

其间在地铁站入口处,有一位老伯示意现场人员做急救。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对此,有舆论质疑,在梁娅倒地的50分钟里,民警和地铁工作人员都在现场,为什么没有人给她做急救处理?但是,也有舆论表示,是因为救护车五十分钟后才来,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不要把责任推向没有专业救护知识的民众。截止2014年2月27日17时30分,新浪微博上关于此事的单条微博转评数较高已达17596条。

图1:“深圳女高管地铁口晕倒死亡”的新浪微博条数统计

2.网友观点

观点一:年轻压力大身体吃不消(约占一成)

@Derven:过劳死,当代中青年人都活得太累了,真的有必要花点时间想想为了啥。

@一地玫瑰花:人心有点冷;白领劳动强度和压力有点大。

 

观点二:救护车姗姗来迟影响急救(约占二成)

@saladin戴:没人吐槽出警速度和送院速度么?别来谴责平民的道德,而是拷问责任部门的不作为或不到位。

@黄楠Hn_:媒体应该把舆论导向救护车为何迟迟不到,而不是路人吧。

 

观点三:做好人的代价太高导致人心冷漠(约占二成)

@长嘎嘎滴瘦子:怕摊上事大家都不敢救,哪个愿意当吕洞宾嘛。

@茉莉柠檬茶:那么多关于扶的让人心寒的宣判和报道后,终于,恶性循环有了恶果……人心变冷,是谁的错?

 

观点四: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具备急救能力(约占二成)

@上铁合肥客运段官微:地铁应该加强从业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可以借鉴铁路这方面的应急处置流程。

@中国新闻周刊:急救经不起等待,建议对地铁工作人员、民警,包括普通人,都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

 

观点五:公民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约占二成)

@金望望:急救知识我做为学生一点也不会。没人教,就算说过也没实践过。

彼岸的喵:这么优秀的人这么早就死了,也够让人无奈的,急救措施没普及呀。

 

观点六:应建立免责机制保护助人者(约占一成)

@持刀郎中:呼吁人大制定免责法律!

@善意的____伪笑:现在的社会太需要免责法了。

@chuangwai: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而且又不懂急救知识时,肯定不敢去动的。

 

舆情解读:“深圳女高管地铁口晕倒死亡”一事,引来众多媒体微博和意见领袖的关注。有@深圳特区报、@南都周刊、@信息时报、@人民日报 等媒体微博关注此事。有媒体微博表示,急救经不起等待,建议对地铁工作人员、民警,包括普通人,都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意见领袖则表示,急救教育、地震应急教育、消防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等,这些在当下都很缺失,有关部门应该重视。
主攻舆情、新媒体、互联网分析。力求原创,干货奉送。在趣味中学术!
本团队微信账号:舆媒素(web-idea)
点击头像,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如果觉得不错,请分享到微博、朋友圈!

新浪和腾讯微博官方账号:@武大沈阳
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中搜索“舆媒素”订阅,全媒体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女白领梁娅地铁猝死引关注 专家:“不敢救”成社会病

35岁IBM女经理梁娅晕倒无人相扶急救,死在深圳地铁口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