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报道了一篇名为《谁该为户籍录入错误埋单》的文章,报道中称:“母子同岁”、“父子只差12岁”、“弟弟比哥哥大3岁”,各地频发的户籍信息错误,存在着一定的时代背景。自2000年开始,户籍登记制度逐步由人工录入转为电脑录入。当时,所有户口信息需要全部录入电脑中,并更换新的户口簿。由于录入的信息量巨大,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各地派出所临时雇佣大量协管员从事录入工作。管理上的疏忽和大量基层户籍档案字迹的潦草,导致户籍登记的失误大大增加。错误的户籍信息,损害了当事群众的切身利益。而错误信息的更改往往并不容易。如要修改出生日期,首先要到出生时登记户口的派出所去查询底档,开具能够证明正确出生日期的一系列证明,再到当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进行办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成栋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户籍信息牵扯到居民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户籍信息登记错误,往往不仅造成物质上损失,更有可能对当事人产生精神和生活上的损害。防止户籍信息错误,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和程序;另一方面,公民也要履行自己责任,提供真实准确信息。行政机关出现户籍登记错误,可以按照《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对失职或渎职的公务员给予处分。同时,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对登记事项完全的认定权,如果出现错误,行政机关也要承担责任。专家认为,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纠错机制比问责更为必要。比如,尽快将户籍信息全国联网,使当事人不必往返奔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户籍窗口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业、就学等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行的户籍制度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在户籍窗口中日益凸显出来。户籍窗口中的各种矛盾反映了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飞速发展的社会不适应,由于承载了大量的附加利益,小小的户口簿几乎承担了利益分配杠杆的功能,使各种矛盾的解决变得异常复杂。笔者认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把握我国人口管理的四大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规范,才能逐步解决户籍工作中的矛盾。
(一)一元化趋势。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以户口性质将人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大类,不同性质的人口享有不同的福利待遇。二元化户口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元化将是人口管理大趋势。理由有三:一是遵守宪法的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二元化的户籍显然与宪法基本原则相违背。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平等、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而当前的二元化的户籍管理是以户籍迁移审批为手段,限制人口合理流动。三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二元化的户籍正在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多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因为二元化户籍限制,不能迁移到城市,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有的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不愿将户口迁往城市等。
(二)个体化趋势。户籍管理制度最为核心的字是一个“户”字,反映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人口流动,配置社会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人口需要流动,人口一流动,“户”的限制就形同虚设,出现了人户分离。解决人户分离就要放开户口迁移限制和缩小每户人数。如一位农民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长期在上海打工,一个儿子长期在深圳打工,一个儿子长期在苏州打工,要想最终解决人户分离,只有将他们户口迁往打工地。户其实是不固定的,是人口信息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每户人口数呈下降趋势,当每户人数很少时,以户为单位管理人口,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实质上正在向以人为心的人口管理模式过渡。
(三)信息化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网络世界,3G 手机、三网融合、互联网正迅速向我们走来,人们可以用鼠标指点江山,用键盘敲打人生,用浏览器纵观世界。当前,网络的发展和人口管理的网络化,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一方面,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人口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人口管理也需要网络,需要资源高度共享。把握人口管理的网络化趋势,可以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题,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在一个系统内流动,可以随时掌握。加强人口的网络化建设,可以减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很好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四)规范化趋势。户籍工作是公安机关的窗口,户籍民警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基础和纽带,热情周到、规范的服务,是上级公安机关对户籍民警的基本要求。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草根一族的崛起,信息将会更加公开透明,户籍工作需要更加规范的服务,只有规范才能获取民心,只有规范才能赢得满意。户籍工作的规范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统一办事程序,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把握人口管理规范化趋势,可以尽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并能够勇于接受错误,认真为人民群众解决遗留下来的各种难题。
作者:不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