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24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腐败案件“59岁现象”显著,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今后反腐败斗争需要加大对干部任免的监督,力求避免“金钱政治”、“裙带政治”等的危害。
根据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查处的案件情况,当前“59岁现象”依然显著。“59岁现象”是指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案件数据,被查处公职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9岁;其中,51—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3.7%,“59岁现象”明显。
“59岁现象”大量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政治领域中俗称“最后捞一把”,是指领导干部在即将离退休前夕,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肆贪污受贿的现象。一些面临退休的领导干部,对工作没有兴趣,倒是对争名夺利十分关注。有的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就要退休,手上的权力再不用就没有机会了;更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为革命、干事业一辈子,级别不如他人,待遇不如他人,组织上对不起自己。这种种心里变化,导致一些将要退休的领导干部不顾党纪国法,滥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疯狂捞一把。管人的突击提拔干部,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管钱管工程的大肆贪污,侵占国家和集体财产;不管人管钱的,也要千方百计捞上一把,最终晚节不保,沦为腐败分子。
其实,腐败堕落并没有年龄之分。只要滥用权利,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会有腐败分子涌现。一些领导干部这种“59岁现象”的出现,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品德修养的原因,也有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对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领导干部,有的地方总是“以人为本”,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出大的问题,管理比较松散,甚至放任自流。
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这种“59岁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要加强对即将退休领导干部的监管,尤其是“一把手”和管钱、管人领导干部的监管,防止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晚节不保”。要坚持“管全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严密而又完善的监督机制,靠对权力的制衡制约,让其手中的权力公正、公开、透明地运作。惟有全方位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改革与制度创新,才能让职务犯罪中的“59岁现象”寿终正寝。
(文/汪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