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些机关单位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灰色收入”。而随着公车改革和中央多项禁令的颁布,他们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
张阳是湖南省某厅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和厅机关车队司机打交道。在张阳看来,会开车、开好车是做好公车司机的首要条件,但仅做到这点,距离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还相差甚远。“有丰富应酬经验的公车司机,才会是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
已辞职的公车司机孙睿对张阳的说法深表赞同。孙睿向记者透露,两年前,他到某省级机关给一名处长开车,到车队报到后,他首先向老司机请教的并不是如何提高驾驶技术,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应酬能力。
“公车改革和多项禁令实施后,一些公车司机以往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光靠单位发给的裸工资,有些司机很难养家糊口,所以不得不选择了辞职。”(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4年2月19日)
一、改进作风应“顾此顾彼”
公车的滥用和超标配备,一度屡见不鲜,关于某某领导豪车出行的新闻更是不绝于耳。公车改革和多项禁令实施,在全国各地刮起了一阵“飓风”:一些领导由此被处理,一些机关从此削减公务用车数量,一些单位辞退一批公车司机……事实上,改革实施的目的并不在于“砍”掉多少公车,辞退多少人员,处罚多少领导干部,其真正的用意乃是借此机会纠正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在公众的眼中,贪污腐败者多为领导干部,为何一个司机也有如此多的“灰色收入”?据了解,政府机关的公车司机大都没有编制,收入、福利自然赶不上“正式工”。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动起了“歪脑筋”。虚假报账也好,分享资源也罢,可谓是穷尽手段。不过,公车司机这种“贪小便宜“的行为,不能完全怪罪于现今工资待遇及社保制度的不完善。首先,领导先有“富余的权力”,下属们才有“资源”用来分享。那么这些“富余的权利”从何而来呢?究其原因,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显然做得不够到位,致使贪污腐败之一在个别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生根发芽”。此外,领导干部若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也会不恰当地使下属们“群起而效仿之”,造成相当不良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来,公车司机多是因为工资收入太少,才想尽办法从“灰色收入“中谋利益。显然,在福利待遇体系有待提高的前提下,我们不应以此为借口,不去直面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为以司机为代表的临时聘用人员尽量提升待遇,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以一种柔和的手段,“歪打正着”,切断他们谋求不当利益的念头。其次,应从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以对基层工作人员起到表率作用。此外,若要遏制行贿行为,也应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一种优良的习惯,行贿的人少了,想要“捞油水”的人自然也无油水可捞。
二、晋升提拔应“任人唯贤”
上述新闻中,一名经常和公车司机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提到,会开车、开好车是做好公车司机的首要条件,但仅做到这点,距离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还相差甚远。“有丰富应酬经验的公车司机,才会是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在他们看来,司机们若想“谋求发展”,需要做到“八面玲珑”,提升自己的交际水平,尽自己所能向“领导喜欢的公车司机”这一目标前进;相反,过硬的驾驶技术反而成了次要的因素。
诚然,要想成为领导赏识的下属,适当的交际圈子和社交能力无可厚非。一味地强调如何应酬,不免有些本末倒置。工作需要的不是“交际花”,而是专业技术过硬,有一定人际交往的“全才”。
作者:深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