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导出访欧洲,努力寻找合适的出访事由;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后勤人员赫然名单之上;领导任期将满,优先安排出访……如今这些行为已经被全部叫停,2013年共劝退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36批、100多人,这是昨日省外办出国管理处提供的数据。(2月18日,成都商报)
曾几何时,“一辆车与四个轮子”、“ 一桌饭与N杯酒”、“一双脚与一个国门”仿佛成为公众深恶痛绝的“诟病”和“顽疾”。据有关报道称,2013年京沪三公经费就超过10亿,国内三个省份的出国经费过亿元,数目之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我们不禁在想,在管住吃喝的一张嘴的同时,更要管住迈出国门的两条腿。
在去年底,由财政部、外交部修订的《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对临时因公出国的计划审批、预算管理、出国规模以及经费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而四川在落实这一规定中,再次“收紧门槛”,将百余名党政干部挡在了门外。照顾老领导优先安排出访、出访旧金山顺路去洛杉矶、到英国请驻英使领馆吃饭……一些干部本以为可以打起政策的“擦边球”,但现在看来,也被吃了“闭门羹”。
从因公出国干部 “遭堵截”,让我们看到了在各种“红杠杠”、“硬框框”的制度红线下,反腐阵容更加强大,各类行政审批手续日趋完善。只有制度的健全加上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才能堵住“缺口”和“漏洞”,才能将“漏网之鱼”全部捕之。如此一来,既肃清了党风党纪,又为国家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话又说回来,因公出国,也无可厚非。只要在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按原则程序办理,在出国期间,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莫绕弯道、莫请吃请喝,则不会偏离正常出国公干的轨道。出国不是公款旅游,也不是朋友聚会、吃喝玩乐。因公出国的干部们,要把双脚踏出国门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牢记宗旨,静心工作,把国外优秀的工作理念、生产技术等带入国内,而不枉出国之行。(文/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