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题作了报告。他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扎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中央人民政府网)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发展要紧紧依靠改革,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我国过去36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和去年成功应对复杂局面、实现良好开局,靠的是改革。今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然要靠改革。不论今后改革的环境条件和重点任务如何改变,都要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受益。既要敢于担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讲究策略方法,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积微成著,渐进式推进,努力取得改革新突破。
笔者认为,正如总理在报告中所言,目前的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既要迎难而上又需潜心探索。要让深化改革在“十二五”取得显著成果,就需要拿出“掷地有声”士气,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中国的改革,并无传统理论可依,也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先进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部改革。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旧体制胶着对峙必然会造成很多严重问题,局部改革措施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要消除这些矛盾,降低转型过程中的震荡,就不能再只是“小修小改”,而很有必要对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优先次序进行顶层设计。2014年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开局之年,也是攻坚之年,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除了改革别无他途。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为中国改革第二季做出了顶层设计、画好了路径蓝图。但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
古往开来,不仅是变革,任何事业都是干出来的,而不说出来的。所有难题都不是“纸上谈兵”能得以解决的。要深化改革,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整体富裕起来,就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掷地有声”的士气,干起来、抓下去。
作者: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