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因公出国干部, 有助于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为领导出访欧洲,努力寻找合适的出访事由;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后勤人员赫然名单之上;领导任期将满,优先安排出访……如今这些行为已经被全部叫停,2013年共劝退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36批、100多人,这是昨日省外办出国管理处提供的数据。(2月18日 四川在线)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款旅游一直为人民群众所诟病,甚至深恶痛绝。老百姓痛恨的不是正常的必须的公务消费,而是借公家之名,行满足私欲之实,大势挥霍浪费,中饱私囊。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措施出台以后,高档餐馆、会所不再门庭若市,而是清净了不少;高档烟酒价格也应声而跌。公车私用的现象也大大减少。而公款旅游的整改效果如何?罕见报道。2013年四川共劝退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36批、100多人,有效杜绝了“有名无实”的因公出国参访,节约了经费和政府运作成本。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老百姓关注的住房、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等民生问题还需花大力气解决,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笔者认为,“拦截”“有名无实”的因公出国参访,有助于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首先,能够因公出国参访的大多是所在单位级别相对较高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带头,拿领导开刀,连领导干部都不能以“可去可不去”的理由出国,普通干部还能吗?普通公务员还敢有这样的想法吗?答案是显然的。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出国花费很高,减少不必要的出国开销,可以节约不少的经费。

其次,“拦截”“有名无实”的因公出国参访,能够帮助公务员群体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公务消费观。哪些是能够消费的?哪些红线不能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确的公务消费习惯,做到公私分明。职务消费按规定用公款,满足私欲自己掏腰包。

不节俭,金山银山也能败光。何况对于人口众多,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即使再多的财政收入也不算多。因此,节约每一分钱就显得很必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才更显价值。“拦截”“有名无实”的因公出国参访,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

作者:funshao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