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域外听风)

以建设性的心态抓住这个契机,让人类社会驶上一条前所未有的持久和平轨道。这不仅可能,而且应该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一战史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软实力”理论之父约瑟夫·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埃默森等一干“高端”人物,都加入到讨论之中。讨论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场改变世界的战争,今天会不会重演?

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100年前的一战与今天有很多可比之处。比如,当时英国的担忧像极了今天某些守成大国的“衰落心态”,而当年德国的志向则与今日新兴大国的“崛起愿望”颇为相似。

关于一战能否避免,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对于战争,当时的欧洲缺乏足够清醒和警惕。佐证是,大战爆发时,德国总理贝特曼—赫尔维格如此表态:“哦,我要是知道就好了!”更多的人则认为,在1914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前首相格雷伯爵就强调,“没有人能够事先阻止它的发生”;而丘吉尔曾这样描述民意——“空气中有股奇怪的味道。各国对物质繁荣还不满足,热衷于内部和外部争吵……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世界想吃点苦头。显然各地的男人们都渴望冒险。”

让我们姑且把一战成因的争论放在一边。2014年最令人不安的问题是,冲突“不可避免论”如今同样颇有市场。承续着“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不少西方人认定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100年前,正是这种对“修昔底德陷阱”的极端忧惧,反过头来增强了老牌强国对德国的防范、摩擦乃至围堵,甚至令总是强调“欧洲均衡”的英国因为畏惧均衡打破而卷入战场。这正像管理学上的墨菲定律所描述的:对一件事情越是害怕,越可能促使你的动作变形,最终招致最不愿见到的结果。

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远比100年前的当事各方都更为清醒。“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视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外交场合宣示着“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的理念,这也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以史为鉴,从历史教训中汲取面向未来的营养,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高明之处。回顾历史,对世界和平油然而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这当然有利于防范冲突、促进和平,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积极、乐观、合作、共赢的价值信念基础之上。假如我们从历史相似论推导出的只是“不可避免论”,那么这样的“以史为鉴”只能是对历史的可怕误读。正因如此,查尔斯·埃默森在类比完今昔异同之后,不忘郑重提醒:历史的效用并不是一包来自于当今世界、包装得整整齐齐的教程,从书架上拿下来之后就可以公式化地放之四海而皆准了。相反,它需要我们找出一种方式来思考变化和连续性、偶然性和机会,让我们相信自己的时代是与众不同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于21世纪的人类,是到了抛弃零和博弈思维、冲破“修昔底德陷阱”的时候了。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今天世界所面对的中国,都是一个有着“和平DNA”的国家,不同于近代以来崛起的任何一个西方大国。这是一个契机,以建设性的心态抓住这个契机,让人类社会驶上一条前所未有的持久和平轨道,不仅可能,而且应该。亨利·基辛格博士说得好:如果历史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以往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发生。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曹鹏程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8日   05 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