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提出来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对现阶段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经验总结,为未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提供了精神支撑。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指引着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流价值。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之中,发挥着强劲有力的导向和评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流价值,既是意识形态的指引又是行为规范。价值多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受不同的价值观驱动,往往在不同的价值观中做出选择。同样对待财富,有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是不择手段,甚至违法犯罪;同样对待权力,有的是秉公用权、执政为民,有的是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同样对待法纪,有的是遵纪守法、不越雷池,有的是目无法纪、徇私枉法等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之相适应相符合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引导人们辨别真善美、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共同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要促进价值理论向价值心理转化,使其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和内化价值;要促进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化,使价值评价标准成为人们行为的自觉准则;要促进价值规范向价值示范转化,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证明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可行性、普遍性,从而促使核心价值观在最大程度上进入生活、进入群众、进入社会。现实生活中社会先进分子的价值实践,如雷锋、杨善洲、郭明义、罗阳等的先进事迹就是先进的价值示范,人们汲取他们的价值观念,塑造自我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中国梦”“我的梦”,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自觉的参照和目标,让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成为共同信念。(文/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