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人民网2月12日)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都已步入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引起人们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多样化。同时国际上,随着各国间文化开放和交流的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激荡十分突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十分复杂。因此,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科学正确、崇尚文明的主流思想,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其时代性和具有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是时代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入手,解决具体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改革指明方向,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必将开创未来生活的新格局。
作者: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