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官员更注重自身形象塑造,“亲民秀”年均次数29,是十七大年均9.4次的3倍。(新京报)
十八大之后,中国各级党政官员开始对外呈现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风尚:乘坐地铁公交、为民让路、上街扫雪执勤、与基层工人排队就餐等亲民动作不断涌现。然而,这一系列亲民行为在获得不少群众点赞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发出阵阵质疑声。为何领导的亲民行为换来的不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反而招致大量网友的吐槽,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亲民形式普遍单一。从统计数据看,清扫城市街道、向群众宣传政策和乘坐亲民交通工具出行这三种常规“亲民秀”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亲民行为都跳不出这些框框。
二是受个别反面典型和亲民报道图片的影响。领导干部走进基层关心慰问群众疾苦本身一件好事,但是事后的一些报道不仅没有达到宣传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安徽宁国官员看望老人的PS照片、宁夏日报报道两个战士在三位领导后面推铲扫雪的照片等,都引来不少质疑。
三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定式思维。自古以来,君王高官都是高高在上的形象,君民关系一直都是命令和服从,是独断专一的。如今领导干部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倾听民声,其真实性难免受到群众质疑。
诚然,一些官员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下基层任务,又碍于工作太过忙碌,抽不出时间,或者是因为随行工作人员当时疏于记录,事后报道了一些存在漏洞和深受质疑的图片,但是十八大后,各级党政官员都十分注重自身形象塑造,纷纷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一线,开展一系列的亲民活动。从国家总书记到省委、市委书记,领导亲民已然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如何让亲民秀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我们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态度,不能为了亲民而亲民,使亲民行为的目的变得不纯正。其次在研究到底采取何种形式开展亲民活动之前,定要开展实地调研,以深入群众心坎的事情作为亲民切入点,方可赢得民心,否则那些不接地气的活动只会被群众当做作秀。再次各新闻媒体的报道必须以真实可信为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浮夸,不做作,更要谨慎仔细,以避免出现“看图说话”式的质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亲民贵在真诚和坚持,“跟风式”和“三分钟热情式”的亲民注定不会取得实效,只有诚心诚意和持之以恒的亲民,才是王道。
作者: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