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欣怡:勿让亲民成为“秀”

这段时间,各地官员纷纷上演“亲民秀”,渐成“无法阻挡”之势。人们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大小官员走出深墙大院和文山会海,在街头田间、公交地铁上与民众零距离接触,本是官民互动的良好表征。但有些“亲民秀”却被舆论会错了意。比如2月8日《宁夏日报》头版一则官员扫雪的图文消息引发争议,网友望图生义,称从照片看,“五个人五个推铲,两个战士的推铲均在三位领导后面,特别是中间书记的推铲是被战士推着走的”。(新京报2月11日)

建国前,共产党深得民心,是因为党与人民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齐心协力推翻压迫,从吃不饱穿不暖、从战火纷扰中解放出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建国后,共产党仍然深得民心,是因为党与人民仍然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解决温饱问题致力于发展奔小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是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人民参政议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社会生产尚落后、各地发展不均衡和一些执政不公、吏治腐败、作风败坏等案例,围观、谩骂、指责、质问等一片,无不引发人们对执政党的猜测、质疑,无不侵蚀着我们的执政公信力,无不侵蚀着执政党的民心基础。

笔者认为,要走好亲民路线并让亲民不成为一场表演与过场,一是领导必须放下“架子”。很多领导总说现在的群众很难讲话,素质低、觉悟不高,有时不配合工作,但有些“父母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不听取老百姓的心声。因此建议为官者放下“尊严”,放下“官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诚心诚意了解民生疾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党员及领导干部必须善出“点子”。为关注民生、了解民生、解决民生,必须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领导干部必须关注“袋子”。群众过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袋子里是否有钱是衡量领导亲民的一项重要标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老百姓收入增加了,相应的老百姓家里的配套设施也会逐步跟进,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老百姓会越来越喜欢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的领导。

作者:贺欣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