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秀”属于一种公众公关,当然要给公众留下美好印象,所以每一场“秀”肯定都是有意为之。搞“亲民秀”本身无可厚非。而有的“秀”收获好评,有的“秀”却遭质疑,关键还是“亲民秀”水平的高低。(新京报2月11日)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做好表率,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官员纷纷上演“亲民秀”,渐成“无法阻挡”之势。这样的举动从其本质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却在诸如2月8日《宁夏日报》的一则官员扫雪的图文消息引发争议中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亲民的不同味道。
诚然,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但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老百姓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该以一种真实的、自发的、在没有目的和背景的情况下接近群众,这种亲民行动才能受到群众的真正欢迎和肯定。如果是抱着“走走形式、跑跑过场”,集合几个老百姓简单问候两句、领导再把雷同的指示朗读一下、象征性在发点慰问品、照两张相、最后写个信息简报之类,这样官员的行动就会被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在他们身边,对这种场面已经见怪不惊了解。面对领导的“亲民秀”,淳朴的老百姓心里知道:领导忙,能下到基层来已经很不容易的。在老百姓的心里,希望领导干部能象家里人一样自然一点,千万不能秀,因为秀的东西不牢靠,秀的东西不好看。
既然“亲民秀”已经受到更多的质疑,领导干部为什么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亲民”而不“秀”呢?!(文\胥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