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多个省市陆续召开两会。从各地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看,今年“三公”经费预算均有所下降。其中,广东、北京、湖北下降超过10%,山东、江苏、青海等降幅约5%。然而,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却幅度不大。(1月23日人民网)
中央八项规定实行以来,一个节一个节地抓,一个标一个标地治,就像拧螺丝一样,公家的钱袋子越来越紧。在这样的严苛禁令下,曾随处可见的公车私用、公款宴请现象已逐渐销声匿迹,偶尔曝出一两桩,也会似“过街老鼠”般被舆论围观与谴责。“三公”消费逐渐回归理性,“三公”经费减少也必将是大势所趋。然而,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新一年的“三公”经费将出现大幅下降之时,各地的“三公”经费预算降幅与公众的期望存有不小的差距。
过去一年,在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带动下,一些地方“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数比预算数要少。但为什么这次各省公布“三公”经费后公众还是不满意呢? 公众的质疑说明对‘三公’经费的定义认识有不同,也说明‘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的解释有待加强。建立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把管理制度向公众公开,让公众监督政府有据可依。
然而“三公”经费预算里的“水分”,其实就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公”浪费留白,从而再次助长贪污腐败的滋生。而远超支出的预算,也必会让年终某些地方和部门突击花钱的乱象重生。这种与往年无异的结局,无疑是将中央厉行节约的拳头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不免让人失望。希望各地政府在制定“三公”经费预算之时,能够真正读懂中央下发禁令的苦心与深意,将厉行节约、戒奢从简的作风一贯到底,从而向民众交上一张更合理、公开、透明的“三公”经费预算“答卷”。
作者: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