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云:驻京办的“潜伏马甲”迷了谁的眼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令撤销,但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联络处、会馆等,仍然私下运行。(人民网1月22日)

国办去年1月29日发文明确: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一律撤销,严禁在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11月9日,625家被撤驻京办名录公布。然而,撤销令发布一年之后,地方政府驻京办改头换面,依旧在京“潜伏行动”。

有“驻京联络处”责任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个驻京办在名义上早已不复存在,门口也不挂任何牌子,但“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和原来基本一样,“仍享受正科级待遇,编制在县里,工资照常发”。

据调查发现,一般县级驻京办只有几个人,但每年财政支出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加上“天高皇帝远”,极易成为监管盲区。驻京办表面看全部撤销了,实际上很多都在私底下运行,又不需要审批和年检,管理非常混乱。

县级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地方建设发展项目审批很多都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手里,“跑部钱进”成为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途径。“你不跑不送,吃了暗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跑、一起送。”

驻京办是特权产物,极易滋生腐败。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顿各级各类驻京机构,疏堵结合打击私下运行的驻京办;另一方面要落实监管责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防驻京办成为治理公款浪费腐败的薄弱环节。

驻京办其实就是“特权怪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表示,跑项目、要资金需求不止,县级驻京办就会“死灰复燃”。

从长远看,应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铲除“跑部钱进”的土壤,规范“三公”消费支出,从根本上杜绝驻京办乱象。

作者:陈亦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