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谭伦:“授之以渔”乃扶贫良方

新一轮扶贫工作面临的是扶贫对象资源匮乏,缺少劳力和智力等新情况。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代表委员们纷纷支招。(121 四川日报)

有句广泛流传的古话说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给人鱼不如教给这个人捕鱼的方法,因为给人现成的鱼固然可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但也只能是解决一时之需,而教授这个人捕鱼的方法,让这个人有会捕鱼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在今后也免于饥饿的困扰。

从刚刚结束的四川省两会上,我们了解到四川省去年的扶贫对象较12年减少近五分之一,这对一个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而言,成果无疑相当瞩目。但因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再加上刚出炉的扶贫新目标,今年要想消化好扶贫这块硬骨头,笔者以为授渔之方扶贫乃良效之计。

 “授渔扶贫”切实落实是关键。国家出台不少政策针对扶贫工程拨款,年年都有大量资金,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多,大量拨款平均到每扶贫对象之后,远远不能满足帮扶需求,因此扶贫工程务必将钱用在刀刃上,集中资金解决村民最期盼得到解决的问题上。在农村地区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对于农村地区也正像是水渠对于农田的作用一样重要,公路村村通社社通也一直是很多村民的愿望,路不通的农村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一点发展变化,连村民出村买点东西都成困难,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就更是空想。

 “授渔扶贫”强化教育同起跑。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命运至关重要也无需赘言。中国现目前城市教育教学好,农村相对落后,有人说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如南极和北极那么远,这话形容得毫不夸张,城市在资金、教学条件、教师水平等多方面占据优势,而广大农村地区相比之下资源匮乏,给不起老师高工资,没有高大的教学楼,缺少名师名校,教育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让农村很多学校只能成为一些年轻老师的临时栖息地。

“授渔扶贫”绿色产业是依托。要绿色还是要发展?这个问题已有欧美的发达国家告诉答案,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终还需要用更多的代价换回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不少事例证明着,只顾经济利益是行不通的,那一个个癌症村就是血的教训。要想脱贫一定离不开发展产业,依靠小农经济个体商户无法实现经济兴村,只有产业才能有力带动一个村的经济增长。然而一个脱离贫困的村决不是眼前脱贫,更是祖祖辈辈长盛不衰,这样的发展是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

 

作者:高谭伦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