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涔潸
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召开2013年分红大会,分红金额达1311.5万元。现场,重达312斤的人民币现金一捆捆整齐地放在台上,340余户入股村民排队领钱,最多的一户领到了30万元,最少的也有近万元。(华西都市报,1月15日)
年终分红是一件喜事,对于一个中国内陆的农村来说,能分到每一位村民手上的利润估计在数目上都是不能“奢求”的,这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商机都存在着非常大的联系。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内陆农村的发展大多处于滞后的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存在于经营方式的落后,基本设备得不到保障,农民的发展观念落后,国家的发展资金与发展力度大多向沿海地区倾斜等。而复兴镇建设村却打破内陆农村发展的常规路,让各地农村都眼前一亮,为之一震,目光聚焦的不仅是那一堵“红钱墙”,更引人好奇的是如何能够摇身一变成为“富裕村”。
党的十八大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为艰巨的要求,“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何实现“加快”,如何切实“增强”,现代农业的标准在哪,综合生产能力的体现又何在,就是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面前。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把涉及粮食安全问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谁来种地”问题、农村社会管理等问题摆上了“台面”,将农村发展工作放在了更为显眼的位置。农村是否能发展得起来,关键就是看农村这片土地是否能够留住劳动力,农民的生活是否在富裕,农业生产的技术是否在向现代化迈进步伐。复兴镇建设村的“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一举突破农村发展的瓶颈,让农民群众看到了土地、产业和资金的复合性流转的优势所在,看到了新型“耕地”方式是有利可图的,这就是实现农民“种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希望。
“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复合型土地流转新模式就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具体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为“种地”问题构建了优秀的学习模板,以“跑步前进”的方式实现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同时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拓宽了更具有时代意义的康庄大道。
面对这样的富裕村,各级党委政府应多看到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村经营模式是更快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富裕,全面迈向小康的必经之路。在积极学习典型、充分总结经验的同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利用当地资源合理管控土地流转,“放开步子”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把握把准当地农村发展的整体趋势,不断推进当下农村特色建设,不搞盲目效仿,更不能脱离实际搞发展,要让农村发展的每一步都落实踏稳,让每一位农民的心里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