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集团近日高调开展的公车拍卖引发社会关注,此次拍卖被五粮液集团定义为杜绝车轮上的浪费。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媒体在拍卖活动中发现了诸多让人“看不懂”的蹊跷之处。(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1月14日)
2013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条例明确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至此,中国的公车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各地的公车改革也相继展开。
公车改革堪称顽疾,加之公车腐败现象的频频曝光,公车逐渐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饱受社会广大群众的诟病。为此,中央以一刀除治的决心和魄力出台《条例》,从根本上取缔“公务用车”,彻底从源头杜绝任何私改套弄的情况发生。此举不仅合乎时代潮流、顺应党心民意,而且也是擦亮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块金子招牌的重大举措。
随着条例的颁布和行政推进,各地各部门对公车改革相继开始着手,将公车进行拍卖的新闻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应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对于公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然而有媒体揭露,部分单位在公车拍卖活动中,竟然存在着让人“看不懂”的蹊跷之处,如果该报道果真属实的话,那么公车拍卖就变了味道,群众对此进行舆论质疑也在所难免。
因此,要想公车改革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那么就必须将公车改革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并做到信息准确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公车改革的信息透明,不仅有助于单位认清实际,完善公车改革细节制度,做到严格执行,不搞虚假蒙骗,稳妥落实公车补贴发放政策,而且通过公车改革信息透明,也可让社会大众对公车改革看得清、看得懂、看得明白。如此,才能平抑群众的争议和猜测,保证公车改革的稳步推进。
作者: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