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当警惕“温水煮青蛙”效应

作者:木子毅

新京报记者梳理2013年部分因贪腐受审官员的法庭最后陈述及悔过书书发现,几乎每名贪官都会对自己的人生和罪行做出总结。其中,开封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森林在总结时引用典故——“回想我的过程,多么像温水煮青蛙啊。”(新京报  112日)

贪官落马后感叹“自己被腐蚀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李森林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真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既然“温水煮青蛙”不止一次地成为落马官员的共识,为何同样的事情还是在不断地发生呢?如此看来,官员当警惕“温水煮青蛙”效应。

“温水煮青蛙”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科研人员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青蛙奋力跳出锅中,安然逃生;之后,科研人员又把这只青蛙放进装满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加温,开始,青蛙还很得意,在温暖惬意的水中悠然自得,直到感到水烫得无法忍受时,再想跃出水面却已四肢无力,欲跳不能了,最终青蛙被活活煮死在热水中。“温水煮蛙”效应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了警惕性、进取心而失去生命的道理。

正如李林森“沉溺人情往来,如同被煮青蛙”的感叹,不少的贪官也深感自身的腐败也是源于“温水煮青蛙”。事实上,贪官并非生来就是贪官,不少贪官以前也曾经历苦难和贫穷的生活,为官之后,不知不觉,从小恩小惠开始的,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由被动转主动,筹码不断加大,也就不知不觉中筑牢了囚笼。正如“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官员们也正是因为忘记“太舒适的时刻也许就是最危险的时刻”,放松了自我的要求和警惕,“以恶小而为之”,才最终酿出苦果。

“腐败”无声无臭,却无处不在。不管是生活人情往来还是个人的爱好,不管是工作上的公平公正还是员工的管理……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渗透着腐败。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官当强化防腐意识,与时俱进,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和敏锐性,警惕各种不断发生的变化,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警醒的“青蛙”, 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