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苦百姓,土地财政失民心

作者:蒋小舟

“北上广深同比涨幅高达20%,26个主要城市涨幅超10%,69个城市房价上涨……”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这与年初各地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相差甚远。(1月6日,来源:人民日报)

相比2013年初政府对房价的控声阵阵,如今而来的却是房产市场涨声不止,新一轮的房价调控又再次令人大失所望。想当年“国五条”出台,许多地方政府便响应号召,立志控好房价,信誓旦旦地保证完成调控目标,可控到最后,群众的收入仍然跑不过房价。当高额的房价压得中低收入阶层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不经要问房价的调控政策难道只是在和老百姓“逗着玩”?其实,早在“国五条”出台之初,“唱衰者”便不乏其声,不少房产大亨更是预言了房价的上涨,果不其然。当群众一次又一次被政府不及格的调控成绩所挫伤时,地方政府当务之急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房价调控方面到底还剩下多少公信力。

住有所居,是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作为政府,不仅要有着“大庇天下寒士”之心,更要有言出必行之为。承诺易求,兑现难得,为老百姓控房价,不是拍着胸脯说着光打雷不下雨的保证,而是要去下狠功夫将措施落到实处。一次次调控的“爽约”,既让政府陷入屡屡调控屡失控的尴尬,还使老百姓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更会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啃下房价这块硬骨头,就必须真刀真枪地刹住上涨的势头,光靠“摇旗呐喊”只会错失良机。

要想落实调控之策,必须严问政绩之责。住房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将保障住有所居记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理所应当。问责制度的不严,官员在执行调控措施时自然有恃无恐。官员夸下海口调控房价,结果却无所作为,给百姓开出空头支票却能稳坐领导之位照样升官,这样何以服众?若能坚决执行的问责制度,动一动官员的帽子,又有几个地方官员能坐得安稳,又有谁敢不竭力履行调控政策。有问责,才能让政策不在房价面前成为虚张声势的“纸老虎”,抓问责,才能使官员把调控政策放在“眼里”,记在“心里”。

然而,调控房价不仅光靠对官员的问责,更要靠斩断土地财政弊病。由于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其对于高房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土地财政带来的丰厚利益不仅让地方政府将调控任务抛之脑后,更产生了大量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例。以往的调控政策多是从抑制需求的角度入手限制房价,采用行政手段抑制需求固然简单,更可以只限一人一套房,但这样终究不符合市场规律。政府要做的是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强化。房价的调控就必须釜底抽薪,破除土地财政中高地价、高利润、高房价的利益链条。否则,再严厉的问责也会碰到“软执行”,再完善的调控也压不住地方卖地的“冲动”。

官不与民争利,房价调控需严施问责,需严查贪污腐败,更需改革土地财政的弊病。不能只为肥了地方而苦了百姓,不能只为金钱而失去民心。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